古诗 | 素尚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素尚斋原文年年临素尚,即此岂非贪。 数岁近馀二,题檐并是三。 罢吟指归政,习静拟眠庵。 谩谓岩廊迥,扶筇或尚堪。 诗词问答问:素尚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三 2. 上声 参考注释素尚朴素高尚的情操。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南史·王昙首传》:“幼有素尚,兄弟分财, 曇首 唯取图书而已。” 唐 温庭筠 《和段少常柯古》:“素尚寧知贵,清谈不厌贫。” 即此就此;只此。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好一个山名。凤为百鸟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岂非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归政(1).交还政权。《汉书·宣帝纪》:“大将军 光 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宋书·徐羡之传》:“ 元嘉 二年, 羡之 与左光禄大夫 傅亮 上表归政。” (2).指将政权移交他人。《清史稿·礼志三》:“ 乾隆 六年,亲祭 传心殿 ,六十年归政,再行之。” 习静亦作“ 习靖 ”。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大过》:“奇适无耦,习靖独处。”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 回:“原来这所房子,是 继之 祖老太爷晚年习静之处。”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暑天宜习静,愿你们多写作。” 岩廊亦作“ 巖郎 ”。亦作“岩廊”。1.高峻的廊庑。《汉书·董仲舒传》:“盖闻 虞舜 时,游於巖郎之上,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堂边廡巖郎,谓巖峻之郎也。” (2).借指朝廷。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统,陛下优游巖廊,览羣臣极言。”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端拱巖郎,高居深视,以冕旒自蔽,而秋毫必察;以黈纊塞耳,而芥动必闻。”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卑人緑螘一生,青毡半世,志存丘壑,梦断巖廊。” 清 赵翼 《题周山茨观察老圃秋容图》诗:“君不见 陶 家篱、 韩 相圃,一在岩廊一环堵。”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