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蒲涧梅花寺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王渐逵 |
释义 | 游蒲涧梅花寺原文梅花旧名刹,此日得相过。 地僻翠萝合,山深寒更多。 古碑还半蚀,丹灶已传讹。 惟有菖蒲草,春来绿满阿。 诗词问答问:游蒲涧梅花寺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参考注释梅花(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旧名传统的概念;原来的名称。《荀子·正名》:“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於旧名,有作於新名。”《汉书·诸侯王表序》:“ 长沙 、 燕 、 代 ,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 宋 杨万里 《谢张功父送牡丹》诗:“浅红釅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 相过(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 (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 (3).互相往来。《商君书·兵守》:“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 、 质 、 张里 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唐 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寒更(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 (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传讹亦作“ 传譌 ”。传闻非实。 元 吴师道 《九月二十三日城外纪游》诗:“瑶池 汉 殿语茫昧,遂使世俗犹传讹。”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著《扶风传信録》一卷,非敢效《睽车》幽恠之所为,庶不致传譌于后世云尔。”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然而从此更传讹下去。” 惟有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菖蒲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地下有根茎,可作香料,又可作健胃药,具长叶和辛辣味的主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