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阙题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文珦 |
释义 | 阙题原文大药生自心田,神方蕴乎灵府。不论火候抽添,万病自然良愈。 诗词问答问:阙题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参考注释大药道家的金丹。 唐 杜甫 《赠李白》诗:“苦乏大药资,山林跡如扫。”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清 孙枝蔚 《句容遇颜含章请予题二颜公祠》诗:“或寻神仙求大药,或随老衲坐 * 。” 章炳麟 《五无论》:“大药既成,入腹不腐,神仙之説固然。” 生自尚且。《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活时同室,死后同槨,妻儿生自嫌我,何况他人?” 心田(1) 内心;良心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梁简文帝《上 * 颂表》 心田洒扫无尘。——《白居易《犯吟》 只因一句话上说得不好,昧了心田。——《西湖二集》 (2) 心思;心意 神方(1).神奇的方术。《晋书·艺术传·吴猛》:“﹝ 吴猛 ﹞年四十,邑人 丁义 始授其神方。”《晋书·艺术传论》:“或假灵道诀,或受教神方,遂能厌胜禳灾,隐文彰义。” (2).谓仙方,验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指 咸池 而一息,望瑶臺而高骋;匪爽言以自姱,冀神方之可请。” 唐 方干 《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诗:“世人莫识神方字,仙鸟偏栖药树枝。”《 * 词话》第五四回:“神方得自 蓬莱岛 ,咏诀传从 少室君 。”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到 娘娘庙 ,她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灵府(1).指心。《庄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灵府。” 成玄英 疏:“灵府者,精神之宅,所谓心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圣人託其神於灵府而归於万物之初。” 唐 元稹 《去杭州》诗:“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降及种人失力,而文事亦共零夷,至大之声,渐不生于彼国民之灵府。” (2).上古神话中 苍帝 之庙。《史记·五帝本纪》“正月上日, 舜 受终於 文祖 。”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帝命验》:“五府,五帝之庙。 苍 曰 灵府 , 赤 曰 文祖 。” 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注曰:“ 灵府 者, 苍帝灵威仰 之府,名曰 灵府 。” (3).指神灵仙道的住所。《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既捨伊腯,致精灵府。”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盖闻天有神宫,地云灵府。” 唐 裴铏 《传奇·封陟》:“仙山灵府,任意追游。”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我有一个希望,戴着诗意的花圈,美丽又庄朴,在灵府的首座。” (4).住宅的美称。 宋 陆游 《寄邓公寿》诗:“高标瑶树与琼林,灵府清寒出苦吟。海内十年求识面,江边一见即论心。” 清 金农 《秋雨小止杂书遣怀简陈学士》诗之三:“縹緲 王屋 西,昨秋踵灵府。” 不论(1) 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2) 无论,不管 不论你走到那里,都别把我忘了 火候(1) 烧火的火力强弱和时间长短 做菜时要掌握火候 (2) 比喻修养的程度 他的演技还不到火候 (3) 比喻关健时刻 正在战斗的火候上,援军赶到了 自然(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良愈指疾病痊愈。《新唐书·列女传·房玄龄妻卢》:“ 玄龄 微时,病且死,諉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 卢 泣入帷中,剔一目示 玄龄 ,明无它。会 玄龄 良愈,礼之终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经验方》:“ 和父 笑曰:‘吾能三日已此疾,法当先以淡虀水涤疮口,浥乾;次用局方驻车丸,研极细,加乳香少许,乾糝之,无不立效。’遂如其説用之,数日良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