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登汉高庙闲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韦庄 |
释义 | 登汉高庙闲眺原文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 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诗词问答问:登汉高庙闲眺的作者是谁?答:韦庄 韦庄登汉高庙闲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695-41 参考注释仙境神话般的想象的国土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 黄土高原 云雨(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古帝(1).指天帝。《诗·商颂·玄鸟》:“古帝命 武汤 ,正域彼四方。” 郑玄 笺:“古帝,天也。天帝命有威武之德者 成汤 ,使之长有邦域,为政於天下。” 马瑞辰 通释:“正义云引《尚书纬》云:‘曰若稽古帝 尧 。’古,天也……古帝,犹言昊天上帝。”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 屈原 ﹞于是放言遐思,称古帝,怀神山,呼龙虬,思佚女,申紓其心,自明无罪。” (2).指前代帝王。 唐 杜甫 《杜鹃》诗:“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天畔犹天边;天际。常用以形容很远的地方。 唐 宋之问 《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唐 杜甫 《即事》诗:“天畔羣山孤草亭,江中风浪雨冥冥。” 郭沫若 《水调歌头·第一颗氢弹 * 》词:“促进国民经济,鼓舞第三世界,天畔彩霞鲜。” 青簇簇(1).草木青翠繁茂貌。《类说》卷十四引 隋 侯白 《启颜录》:“ 彦博 使( 裴略 )嘲庭中竹。 略 曰:‘竹竹青簇簇。凌寒叶不凋,经夏子不熟。’”《三侠五义》第一一○回:“站在峯头对面一看,恰对着青簇簇翠森森的九株松树。” (2).形容颜色极青。《三侠五义》第九八回:“﹝ 牡丹 ﹞……穿着件翠森森的衫儿,繫着条青簇簇的裙儿。” 团团(1) 圆圆的样子 团团似明月 (2) 引申为肥胖 面团团 (3) 圆月 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样子 树碧团团 (5) 围绕、旋转的样子 团团一遭土墙 (6) 全部;到处 团团寻踪迹 (7) 球状物 捏成团团 参差(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楼台(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鼓角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 张郃。——《三国演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 杜甫《阁夜》 一带泛指某处和与它相连的地方 北京一带 税厂一带。——《广东军务记》 桥边一带。 远光谓看得远的目光。 元 马臻 《闻早雁》诗:“初鸿有餘音,老眼无远光;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钓舟犹渔船。 南朝 梁 刘孝绰 《钓竿篇》:“钓舟画彩鷁,渔子服冰紈。” 唐 李涉 《硖石遇赦》诗:“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元 刘秉忠 《溪上》诗:“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