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韩干二马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辙 |
释义 | 韩干二马原文玉带胡奴骑且牵,银騣白鼻两争先。八坊龙种知何数,乞与岐邠并锦鞯。 诗词问答问:韩干二马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参考注释玉带古时官员腰间所佩的玉饰带子 胡奴(1).为奴的胡人。《史记·大宛列传》:“ 騫 以郎应募,使 月氏 ,与 堂邑氏 胡奴 甘父 俱出 陇西 。” 司马贞 索隐:“谓 堂邑县 人家胡奴名 甘父 也。” 唐 杜甫 《示獠奴阿段》诗:“曾惊 陶侃 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羣。”《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一日,在 长安 街上行过,只见一人身衣黄衫,坐下白马,两箇胡奴跟随,望着节导中乱撞。”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堕钗灯影》:“豪士黄衫拥胡奴二三人走马上。” (2).对胡人的贱称。犹胡虏。 白鼻见“ 白鼻騧 ”。 争先争着赶在前头 争先恐后 八坊唐 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新唐书·兵志》:“自 贞观 至 麟德 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 岐 、 豳 、 涇 、 寧 间,地广千里,一曰 保乐 ,二曰 甘露 ,三曰 南普闰 ,四曰 北普闰 ,五曰 岐阳 ,六曰 太平 ,七曰 宜禄 ,八曰 安定 。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芻秣。”按, 唐长孺 《唐书兵志笺正》云:“ 岐 、 涇 、 邠 、 寧 四州八坊马牧,盖 开元 间置,《兵志》以为 贞观 初置即在其地者,误也。” 元 * 润 《题张参政所藏骢马滚尘图》诗:“盛 唐 太僕 王毛仲 ,八坊八队三花动。” 龙种(1).龙所传种。 北周 庾信 《春赋》:“马是 天池 之龙种,带乃 荆山 之玉梁。” (2).指骏马。《魏书·吐谷浑传》:“ 青海 周回千餘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 宋 苏轼 《韦偃<牧马图>》诗:“龙种尚与駑駘游,长秸短豆岂我羞。”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天闲十万匹,对此皆凡材。倾都看龙种,选日登 燕臺 。” (3).喻俊杰。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龙种来归》:“ 庞焕 去官还乡,里人曰:‘我家池里龙种来归。’” (4).指帝王的子孙。《隋书·房陵王勇传》:“ 长寧王 儼 , 勇 长子也。诞乳之初,以报 高祖 , 高祖 曰:‘此即皇太孙,何乃生不得地?’ 云定兴 奏曰:‘天生龙种,所以因云而出。’时人以为敏对。” 唐 张说 《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神道碑》:“王讳 琮 字某, 文帝 之孙, 纪王 之子,龙种异品,凤毛秀色。”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沧桑已换红羊刼,龙种五王从此絶。” (5).竹的别名。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龙种生 南岳 ,孤翠鬱亭亭。” 乞与给与。《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奢侈无度,不爱财宝,左右亲幸,一日乞与,或至一二百万;小有忤意,輒追夺之。” 唐 罗隐 《江南》诗:“垂衣端拱浑閒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宋 陆游 《江渎池纳凉》诗:“天公作意怜覊客,乞与今年一夏凉。” 锦鞯(1).锦制的衬托马鞍的坐垫。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韉黄金勒。” 元 陈植 《金马门赋》:“乱锦韉之银鞍,恍 瑶池 之觴酒。” (2).代指装饰华美之马匹。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锦韉绣轂,角逐争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