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清可轩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清可轩原文山阴趣更佳,空洞郁窿起。 岩腰非迥高,而有凌云理。 一举足之劳,不游则矫矣。 覆壁入夏屋,心目俱如水。 此清真是清,郑崇糟粕耳。 诗词问答问:清可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一 参考注释山阴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空洞(1) 物体内的空隙 岩石中的空洞 (2) 不着边际,缺乏实质内容 空洞的论据 岩腰山腰。 元 吴莱 《白石湫云》诗:“巖腰动石风初起,海眼输泉雨欲流。” 凌云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一举一次行动 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夏屋(1).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毛 传:“夏,大也。” 郑玄 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参阅 孔颖达 疏。 (2).大屋。《楚辞·大招》:“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王逸 注:“言乃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广大。”《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郑玄 注:“夏屋,今之门廡也,其形旁广而卑。”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瑶臺夏屋,不能悦其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行次,遥见夏屋中有灯火,趋之。” 心目(1) 内心 吾心目中。——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想法和看法 真是确实;的确 真是松了一口气 糟粕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