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吊李翰林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曹松 |
释义 | 吊李翰林原文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昔朝曾侍玄宗侧,大夜应归贺监边。 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 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 诗词问答问:吊李翰林的作者是谁?答:曹松 曹松吊李翰林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717-58 参考注释李白(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异物(1) 珍奇的东西。特指稀有的美事 (2) 不同之事;其他事物。亦指其他事因 异物误入气管后要立即请医生帮助取出 (3) 指死去的人 化为异物 逸名(1).犹美名。 唐 皮日休 《七爱诗·卢徵君鸿》:“万世 唐 书中,逸名不可比。” 前蜀 曹松 《吊李翰林》诗:“ 李白 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 (2).谓失传的姓名。 犹与犹豫。《礼记·曲礼上》:“卜筮者……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 汉 刘向 《列女传·周主忠妾》:“媵婢心知其毒酒也,计念进之,则杀主父,不义;言之,又杀主母,不忠。犹与因阳僵覆酒。” 万方(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玄宗(1).指佛教的深奥旨意。 晋 僧肇 《注<维摩诘经>序》:“而恨 支 竺 所出,理滞於文,常惧玄宗,坠於译人。”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大弘緇侣法师 至诚幽感,独步玄宗。”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我在此山中千百餘年,常只闻经听法,推悟玄宗。” (2).指道家所谓道的深奥旨意。《文选·王俭<褚渊碑铭>》:“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李周翰 注:“玄宗,道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何晏 王弼 ,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 唐 王维 《贺玄元皇帝见真容表》:“琪树韜华,瑶池夺映,实由陛下弘敷本际,大啟玄宗。” 大夜(1).沉沉的黑夜;深沉的夜色。 晋 陆云 《南征赋》:“映皓月而望舒闇,照重昏而大夜朗。” 鲁迅 《<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 广州 。” (2).长夜。谓人死长眠地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谦诔》:“昭途长已,大夜斯安。”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爰在盛年,先从大夜。” 唐 黄滔 《伤翁外甥》诗:“青春成大夜,新雨坏孤坟。” (3).佛教谓僧徒死后火葬之前夜为大夜,也称迨夜、宿夜。参阅《百丈清规》六。 贺监唐 贺知章 尝官秘书监,晚年自号 秘书外监 ,故称。 唐 刘禹锡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高楼 贺监 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宋 张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 贺监 犹狂,还散迹、千巖风露。” 清 魏耕 《与祁五兄弟泛镜湖》诗:“湖自 贺监 清,兴是二 祁 发。” 木易(1).杨姓的代称。《隋书·杨秀传》:“重述木易之姓,更治 成都 之宫,妄説禾乃之名,以当八千之运。”按:杨,从木,从昜。俗析为“木易”,误。参阅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木易非姓杨字》。 (2).复姓。 北魏 有 木易于 。见《通志·氏族五》。 故垄指古坟。 唐 孙逖 《途中口号》:“无復新妆艳红粉,空餘故垄满青苔。” 国风(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见遗被遗弃。《南史·杨公则传》:“昔 廉颇 、 马援 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唐 李颀 《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遗。” 赠送给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近有 张生 者, 晋 司马华 九世孙,不远千里,以 孔子 木履一枚见遗,云传宝已二百年。” 投金春秋 时 伍员 由 楚 逃 吴 途中,于 濑水 旁向洗衣女乞食。食毕,嘱女掩其壶浆,以免暴露行踪。女以见疑于 员 ,俟其去,即投水 * ,以示贞信。后 伍员 重过 濑水 ,叹息不已,以无由报答,乃投百金于水而去。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以“投金”为报恩之典。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惜其投金有泉,而刻石无主,哀哉!” 杨柳(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酒船亦作“ 酒舩 ”。1.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 羊士谔 《林馆避暑》诗:“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金 赵沨 《西域观水》诗:“安得酒舩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 清 张笃庆 《忆旧》诗:“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 (2).即酒杯。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痛饮何言,犀筯敲残玉酒船。”参见“ 酒杯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