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鸤鸠之仁 |
释义 | 鸤鸠之仁历史典故 鸤鸠之仁怎么写好看:鸤鸠之仁历史词典解释《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之养其子,旦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鸤鸠又作尸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郑玄笺:“喻人君之德,当均一于下也,以刺今在位之人不如鸤鸠。”后以“尸鸠之平”喻指君主公平对待臣属。 《后汉书.袁绍传上》:“唯陛下垂尸鸠之平,绝邪谄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 《文选》卷二十三.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鸤鸠之仁也。” 见“尸鸠之平”。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惶恐不安心中惊慌害怕,十分不安。《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亦作“惶惶不安”。《三国演义》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