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清舒山馆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清舒山馆原文石径致萦纡,云窗却旷芋。 游睎得舒赏,乐志足清娱。 鹿柴踪常印,蜂房蜜已输。 年年有题句,触景缅轩虞。 诗词问答问:清舒山馆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 参考注释石径亦作“ 石逕 ”。山间石路。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鴈行缘石逕,鱼贯度飞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嶇,人蹟裁交。”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 萦纡盘旋弯曲;回旋曲折;萦回 云栈萦纡 云窗亦作“ 云牕 ”。亦作“ 云窻 ”。1.华美的窗户。常以指女子居处。 宋 周邦彦 《齐天乐·秋思》词:“暮雨生寒,鸣蛩勤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 宋 袁去华 《满江红》词:“珍簟冷,纱厨小。想云窗依旧,梦寻难到。”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二折:“柳坞花溪锦绣丛,烟户云牕闺阁中。” (2).云雾缭绕的窗户。借指深山中僧道或隐者的居室。 唐 李白 《商山四皓》诗:“云窗拂青蔼,石壁横翠色。” 宋 范成大 《华山寺》诗:“我今閒行作閒客,暂借云窗解包具。”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隋栖霞寺请天台智者大师疏》:“若其林泉爽丽,房宇縈紆,桂岭春芳,云窗昼歇。” 清 沉廷陛 《南浦·送南芗入都用玉田韵》词:“溪湾小筑幽清,坐云窗几度,言愁未了。” 乐志旧时纪传体史书中用以综述音乐发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史记》有《乐书》,《晋书》、《宋书》、《南齐书》等有《乐志》,《隋书》、《旧唐书》有《音乐志》,《汉书》、《新唐书》、《元史》则与礼合併为《礼乐志》。 愉悦心志。《战国策·赵策二》:“昔 舜 舞 有苗 ,而 禹 袒入 裸国 ,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欲以论德而要功也。” 晋 潘尼 《安石榴赋》:“华实并丽,滋味亦殊,可以乐志,可以充虚。” 清娱清雅欢娱。 唐 宋之问 《洞庭湖》诗:“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舟中有示仍用前韵》词:“泛泛清娱,迢迢 樊素 ,相随单舸高秋。”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凡市府声色之繁华,山水登眺之清娱,礼乐书画之文明,皆可挹而受之。” 鹿柴(1).地名。 唐 王维 《辋川集》诗序:“余别业在 輞川 山谷,其游止有 孟城坳 、 华子冈 、 文杏馆 、 斤竹岭 、 鹿柴 ……与 裴迪 閒暇,各赋絶句云尔。” (2).篱落。比喻隐居之处。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生违鹿柴居,死欠狐丘首。” 蜂房(1) 饲养蜜蜂的场所;尤指蜂群或蜜蜂种群储存蜂蜜的蜂巢 (2) 蜜蜂用分泌的蜂蜡造成的六角形的巢;像蜂一样的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唐· 杜牧《阿房宫赋》 题句(1).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话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访僧 红叶寺 ,题句 白云房 。” (2).指题写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谶兆门下·遐周阿环》引《青琐》:“ 李遐周 有道术, 天宝 中作题句以兆 禄山 之乱,曰:‘ 燕 市人皆去, 函关 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记罗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也是 孟十还 君的劳作;题句大概依照译本,但有数处不同,现在也不改从一律;最末一图的题句,不见于第一部中。”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倘有,乞借给我一用,照出后即奉还,如能将图下的题句译示,尤感。” 触景见到眼前情景。 元 黄溍 《题清华亭》诗:“触景幽兴多,接物道机熟。” 元 王冕 《金陵行送余局官》诗:“高楼如天酒如海,触景令人生感慨。”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诗人遇题触景,即有吟咏,岂必皆有所为耶?” 轩虞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轩辕 和 虞舜 的并称。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昔在上代, 轩 虞 篤生。” 唐 韩愈 《贺庆云表》:“德合覆载,道光 轩 虞 。” 清 汪应铨 《题读书楼》诗:“山水契动静,读书友 轩 虞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