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司马光 |
释义 | 原文江翁琴顺天和,琴心迹两夷简。虽如边韶寝,且异宰予懒。 平居无进间,经史自课限。 高歌慕翰林,鸣琴写中散。 悠然物外人,强为章绶绾。 官舍苦秋霖,瞬息聊休眼。 勤勚已有余,宴安何愧赧。 借琴谁敢惊,欹琴尚未暖。 不疑神骥才,垂耳困皁栈。 碌碌随吾侪,拜揖把手版。 毋嫌朱墨倦,腾举已为晚。 慎勿思山林,山林付愚孱。 诗词问答问:《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参考注释顺天遵循天道;顺从天的意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孔颖达 疏:“顺奉天德。”《管子·形势》:“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季叶既衰,非谋之获,应运顺天,不妄其作。” 茅盾 《子夜》八:“他就觉得凡百无非天意,他亦只好顺天行事了。” 心迹思想与行为;犹心事;心情 夷简平易质朴。《晋书·曹志传》:“﹝ 志 ﹞少好学,以才行称,夷简有大度,兼善骑射。”《梁书·庾詵传》:“而性託夷简,特爱林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志尚夷简,情悦山林,迹居幻境,心游真际。” 边韶寝《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韶 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謿之曰:‘ 边孝先 ,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 韶 潜闻之,应时对曰:‘ 边 为姓, 孝 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 周公 通梦,静与 孔子 同意。师而可謿,出何典记?’謿者大慙。”后以“边韶寝”称眠。 宋 司马光 《次韵和邵不疑假书江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虽如 边韶 寝,且异 宰予 懒。”亦作“ 边韶嬾 ”。 清 曾国藩 《东邻杜氏义塾》诗:“亦有 边韶 嬾,谁能季主寻。” 平居平日,平素 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自课(1).自己完成规定的工作或学业。《梁书·儒林传·沉峻》:“ 峻 好学,与舅 太史叔 明 师事宗人 沉驎士 ,在门下积年,昼夜自课,时或睡寐,輙以杖自击;其篤志如此。” 宋 苏轼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有客独自吟,清夜默自课。” 陈毅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衾寒难入梦,险韵诗自课。” (2).亲自教授。 清 查慎行 《过徐淮江》诗:“五经自课佳儿读,半刺曾嫌俗客通。”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嘉顺皇后贤节》:“ 崇文山 尚书之女,幼时即淑静端慧, 崇公 每自课之。” 高歌放声歌唱;高唱 高歌猛进 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鸣琴(1).琴。《韩非子·说林下》:“ 文子 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 騶忌 鼓鸣琴,去和《南风》愜 舜 心。” (2).弹琴。 唐 高适 《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 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唐 黄滔 《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 * 之罪。” (3).《吕氏春秋·察贤》:“ 宓子贱 治 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 唐 郎士元 《送长沙韦明府》诗:“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明 王錂 《寻亲记·修筑》:“下官 封丘县 宰是也。才非雉锦,政忝鸣琴。”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製锦功偏著,鸣琴政自循。” 中散中散大夫的省称。 三国 魏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称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及夫 中散 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饮,素琴晨张。”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 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 龟年 喧笛管, 中散 闹筝琶。” 悠然(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道貌堂堂,威仪凛凛,料为上界三清客,多是 蓬莱 物外人。” 章绶(1).官印和系印的丝带。亦泛指官印。《西京杂记》卷二:“ 朱买臣 为 会稽 太守,怀章綬还至舍亭,而国人未知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上益加知遇,面赐章綬,累召对。” (2).指官位。 宋 曾巩 《归老桥记》:“今 柳侯 ……方为天子致其材力以惠元元之时,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一门群从,章綬鼎盛,可谓殊荣曼福,备於一身已。” 官舍(1).官署;衙门。《汉书·何并传》:“﹝ 何并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唐 岑参 《送郑少府赴滏阳》诗:“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墻。” (2).官吏的住宅。《晋书·陶侃传》:“ 弘 以 侃 为 江 夏太守,加鹰扬将军。 侃 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宋史·孝宗纪一》:“﹝ 王夫人 ﹞以 建炎 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 秀州 青杉牐 之官舍。” 清 曹寅 《植夫下第见枉西轩兼怀次山》诗:“官舍渔村似, 王郎 单舸来。” (3).专门接待来往官员的宾馆。《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豨 常告归过 赵 , 赵 相 周昌 见 豨 宾客随之者千餘乘, 邯郸 官舍皆满。” (4).官府的差役。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即差官舍二人,与你同送聘礼到他家去。送聘之后,即便接取来京,休得迟误。” 秋霖秋日的淫雨。《管子·度地》:“冬作土功,发地藏,则夏多暴雨,秋霖不止。”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北风吹旐,秋霖泣军。”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气义》:“ 熊执易 赴举,行次 潼关 ,秋霖月餘,滞於逆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解池神祠加号》:“ 唐 大历 中, 河中 盐池为秋霖所败。” 沙汀 《在祠堂里》:“在院坝里,鸭群寂寞而懒散地鸣叫着,伸长颈项,踱过秋霖的积水。” 瞬息一瞬眼一呼之间。比喻极短的时间 瞬息万变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勤勚辛劳。 宋 王安石 《诏允观文殿学士富弼乞赴汝州避灾养疾》:“触热载驰,用忘勤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当时 仁宗 在御已四十年,而犹慎重勤勩若此。”《明史·秦逵传》:“帝念 逵 勤勩,詔有司復其家。” 有余(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宴安安逸享受 古人以宴安为戒。——《后汉书·邓彪等传论》 愧赧羞愧脸红 尚未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神骥即骏马。 唐 李贺 《吕将军歌》:“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驥。”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偶昌运以斯出,呈良才而必分。天产神驥,瑞符大君。”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是秋虏犯京师,犹力疾疏乞决 白河 御之。一夕梦跨鹤凌空,竟逝。悲夫!神驥当轴,长轡俄絶。” 垂耳(1).两耳下垂。形容驯服的样子。 汉 枚乘 《七发》:“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 唐 张九龄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诗:“作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宋 秦观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彊颜入规模,垂耳受覊鞚。” (2).下垂到耳。《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唯重瓔珠,以缀衣为饰,乃县颈垂耳。” 宋 苏轼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玉釵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3).垂挂耳状之物。谓腐木上长木耳等菌类。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木腐或垂耳,草珠竞駢睛。” 碌碌(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吾侪我辈;我们这类人 吾侪同说书者。——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吾侪闷来村店饮村酒 拜揖打躬作揖。《后汉书·董卓传》:“ 卓 讽朝廷使光禄勋 宣璠 持节拜 卓 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乃引还 长安 ,百官迎路拜揖。” 唐 李约 《城南裴氏昆季》诗:“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裸形。”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寻 朱 蔡 诸贤之里,而拜揖徘徊於其间。”昆剧《墙头马上》第一场:“爹爹在上,孩儿拜揖。” 手版古时官吏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所拿的笏 手版倒持 朱墨(1) 红黑两色 朱墨套印 (2) 用朱砂制成的墨锭 腾举飞升。 唐 叶法善 《留诗》:“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 宋 陆游 《书神仙近事》:“昔道士 侯道华 喜读书,或问其意,答曰:‘天上无凡俗神仙。’后果腾举而去。” 山林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愚孱愚笨而孱弱的人。 宋 司马光 《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慎勿思山林,山林付愚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