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张公洞二首·其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沈晖 |
释义 | 游张公洞二首·其二原文出洞归来日已低,水村山市晚烟迷。 行人问我来时路,笑指孤云鹫岭西。 诗词问答问:游张公洞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沈晖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参考注释归来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水村水边的村落。 唐 杜牧 《江南春绝句》:“千里鶯啼緑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次日再看,一发结得奇异了,乃是一带寒林,水村竹屋。”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寄顾梁汾苕中》词:“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鲁迅 《花边文学·水性》:“看 上海 报,几乎每天都有下河洗浴,淹死了人的记载。这在水村里,是很少见的。” 山市(1).山区集市。 唐 张籍 《送海客归旧岛》诗:“竹船来 桂 府,山市卖鱼鬚。” 明 曹学佺 《过木渎》诗:“琢研开山市,为园灌药苗。” (2).山中蜃景。 元 赵显宏 《昼夜乐·春》曲:“游赏园林酒半酣,停驂;停驂看山市晴嵐。”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然人知有海市,而不知有山市。 东省莱 潍 去邑西二十里许,有 孤山 ,上有 夷齐庙 。誌称 * ,西南风微起,则 孤山 移影城西。从城上望之,凡山峦林木、神祠人物,无不聚现。踰数时,渐远,渐无所覩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市》:“ 奂山 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时路(1).世路,世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五:“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2).当代。 晋 左思 《悼离赠妹》诗之一:“光曜邦族,名驰时路。” (3).即玉路。天子所乘之车。路,同“ 輅 ”。《宋书·乐志四》:“时路建大麾,云旗翳紫虚。”参见“ 玉路 ”。 孤云(1).单独飘浮的云片。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二:“勌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 长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思亲回首望孤云,回首望孤云。” (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 李善 注:“孤云,喻贫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诗:“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鹫岭(1). 鹫山 。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 雪山 罗汉之论, 鷲岭 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 倪璠 注:“ 鷲岭 在 王舍城 ,梵云 耆闍崛山 是也。”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岭 保於 释迦 。” 清 张芳 《黛史》:“ 鷲岭 之言,有色诸天,兼乎粗妙,形坠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 (2).借指佛寺。 宋 苏轼 《海会殿上梁文》:“庶几 鷲岭 之雄,岂特 鵞湖 之冠。” 明 夏完淳 《题昆山水月殿》诗:“ 鷲岭 岧嶢 谷水 阴, 崑山 迢递快登临。” 清 纳兰性德 《桂》诗:“露铸鸞釵色,风薰 鷲岭 香。” (3).指 杭州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 飞来峰 又名 灵鹫 ,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 鷲岭 鬱岧嶢,龙宫隐寂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