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丰城村落小憩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丰城村落小憩原文霜信催寒力尚微,邮亭系马旋添衣。平郊极目冬耕遍,小妇篸花晚饷归。 孤宦每随征雁远,故人已似晓星稀。 上书自效真须猛,菰正堪炊蟹正肥。 诗词问答问:丰城村落小憩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霜信(1).霜期来临的消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 河北 人谓之‘霜信’, 杜甫 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胡道静 校证:“白雁非普通之白化个体,而为另一独立雁种,盖今称‘雪雁’者是。” 金 元好问 《药山道中》诗之二:“白雁未衔霜信过,青林闲送雨声来。” (2).霜期。 元 萨都剌 《三益堂芙蓉》诗:“只恐 淮 南霜信早,絳纱笼烛夜深看。” 清 厉鹗 《九月十三夜月》诗:“江声喧岁稔,霜信压秋残。” 邮亭(1) 古时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驿馆 暮宿邮亭 (2) 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 系马(1).指在厩内系养的良马。《国语·齐语》:“ 狄 人攻 卫 , 卫 人出庐于 曹 , 桓公 城 楚丘 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 桓公 与之繫马三百。” 韦昭 注:“繫马,良马在闲,非放牧者。”《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繫马千駟弗视也。” (2).拴马。 晋 刘琨 《扶风歌》:“繫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唐 杜甫 《谒先生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 元 虞集 《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诗:“投壶深竹里,繫马古松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经由古寺,繫马门外,暂憩止。” 极目远望,尽目力所及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极目四望。——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义律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冬耕为保墒、除虫、培养地力,在冬季翻松土地 小妇(1).妾;小老婆。《汉书·元后传》:“ 凤 ( 王凤 )知其小妇弟 张美人 尝已适人,於礼不宜配御至尊,託以宜子,内之后宫。” 颜师古 注:“小妇,妾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杨希仲》:“主人小妇,少而荡。”《红楼梦》第九回:“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 (2).妯娌中行次最幼者,小儿子的妻子。《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长安有狭斜行》:“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 洛阳 。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綺紵,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 宋 陈造 《田家谣》:“中妇輟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清 方文 《述哀》诗:“大妇中风死,外家搆成隙。小妇横被戕,胎堕復脑坼。” (3).年轻妇女。 唐 杜甫 《草阁》诗:“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唐 刘长卿 《疲兵篇》诗:“小妇十年啼夜织,行人九月忆寒衣。” 清 郑燮 《姑恶》诗:“小妇年十二,辞家事翁姑。” (4).妇人自称。《西游记》第二三回:“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满服。”参见“ 小妇人 ”。 晚饷晚餐。 孤宦地位低微的官吏;未受知遇的远臣。《后汉书·郭躬传》:“廷尉 河南 吴雄 季高 ,以明法律,断狱平,起自孤宦,致位司徒。” 唐 崔涤 《望韩公堆》诗:“孤宦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宋 范仲淹 《陈乞颍亳一郡状》:“臣涉道至浅,赋材本下,爰从孤宦,首被圣知,自谓得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谁知孤宦天涯意,泣上 龙堆 望故乡。” 征雁亦作“ 征鴈 ”。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南朝 梁 刘潜 《从军行》:“木落雕弓燥,气秋征鴈肥。” 唐 李涉 《送魏简能东游》诗之二:“ 燕市 悲歌又送君,目随征雁过寒云。” 宋 秦观 《忆秦娥》词:“愁如织,两行征雁,数声羌笛。” 明 高启 《送张员外从军越上》诗:“秋声万里随征鴈,南北 长江 竟谁限?” 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上书(1)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 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 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自效见“ 自効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