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承光殿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承光殿原文衣更祭服便途中,遗迹金源朵殿崇。 已度春阴琼岛北,尚迟秋籁液池东。 古松也放新钗嫩,睡鸭还消细篆融。 返籞林无问安事,不堪卒读默伤衷。 诗词问答问:承光殿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一 2. 殿中旧题有亟返园林为问安之句 参考注释祭服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贾公彦 疏:“《礼记·祭义》亦云:蚕事既毕,遂朱緑之,玄黄之,以为祭服。此亦当染之以为祭服也。”《诗·豳风·七月》“为公子裳” 毛 传:“祭服,玄衣纁裳。” 孔颖达 疏:“玄黄之色施於祭服。”《国语·周语上》“ 晋侯 端委以入” 三国 吴 韦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龙服,中单朱舃,纯玉佩。” 途中在进行中或行动中(发生、完成或使用) 途中两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途中加油 遗迹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金源金国 的别称。 金 阿鲁图 《进<金史>表》:“维此 金源 ,起于海裔。”《金史·地理志上》:“ 上京路 即 海古 之地, 金 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 按出虎水 源於此,故名 金源 。建国之号,盖取诸此。”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序》:“《中州》之诗,亦 金源 之史也。” 朵殿大殿的东西侧堂。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仁宗 ﹞冬不御炉。每御殿,则於朵殿设炉以御寒气。”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米 ( 米元章 )乃顾朵殿云:‘皇帝叫内侍要唾盂。’” 清 冯桂芬 《五十初度自题小影》诗:“朵殿臚名叨上第,绣衣持节歷南天。” 春阴(1).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宋 陈与义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漠漠絮飞迟。” (2).指春季阴天。 鲁迅 《彷徨·长明灯》:“春阴的下午, 吉光屯 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 (3).春日的时光。 唐 郑谷 《水轩》诗:“杨花满牀席,搔首度春阴。” (4).春日花木的荫翳。 唐 杜甫 《假山》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元 虞集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琼岛海南岛 秋籁犹秋声。 宋 孔平仲 《曹亭独登》诗:“微风撼晚色,爽气回秋籟。” 液池即 太液池 。 汉 、 唐 、 元 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汉 太液池 也称 蓬莱池 ,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起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壶梁 ,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明 杨慎 《白云岩为谢左溪赋》:“ 震泽 昔从龙, 液池 曾下鵠。”参见“ 太液 ”。 睡鸭古代一种香炉。铜制,状如卧着的鸭,故名。 唐 李商隐 《促漏》诗:“舞鸞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宋 黄庭坚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诗:“欲雨鸣鳩日永,下帷睡鸭春閒。”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君后制衣》:“睡鸭香消,鞾烛频频换,疎鐘远寺传。” 清 金农 《龙涎香》诗之一:“懒与人间鬭檀麝,夕熏睡鸭已心灰。” 无问(1).不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煮胶》:“但是生皮,无问年岁久远,不腐烂者,悉皆中煮。” 清 曾国藩 《仁和邵君墓志铭》:“ 位西 性故戇直,往往面折人短……无问新故疏戚,贵贱贤否,一切蹙頞相绳,人不能堪。” (2).不提问题。 宋 王安石 《书<洪范>传后》:“为师则有讲而无应,为弟子则有读而无问。” 不堪卒读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