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松州即事四首·其四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江源 |
释义 | 松州即事四首·其四原文边境虽安敢忘危,四时笳鼓竖旌麾。 更闻细柳将军令,壮士怀归不敢归。 诗词问答问:松州即事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边境边界附近的地方 卒然边境有急。——《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四时(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笳鼓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南史·曹景宗传》:“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 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叹不已。”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 明 沉采 《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旌麾(1) 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 大破遂军,得其旌麾。——《三国志·夏侯渊传》 (2) 借指军队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细柳(1).初生的嫩柳条。《西京杂记》卷四:“ 枚乘 为《柳赋》,其辞曰:‘……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 汉 刘桢 《赠徐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唐 杜甫 《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 (2).指日落之处。 汉 王充 《论衡·说日》:“儒者论日,旦出 扶桑 ,暮入 细柳 。 扶桑 东方地, 细柳 西方野也。” (3).地名。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岸。有 细柳仓 ,即 汉 周亚夫 屯军处。 (4).见“ 细柳营 ”。 (5).观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登 龙臺 ,掩 细柳 。”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观名也,在 昆明池 南也。” 将军令(1).将军的命令。《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詔。” 唐 元稹 《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衝街不避将军令,跋勅兼题宰相名。” (2).乐曲名。原为军中发令时所用鼓吹之曲,后仿其调制成乐曲。曲调雄壮豪迈。《红楼梦》第五四回:“ 贾母 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説,忙合弦按调,拨弄起来。” 壮士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 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 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 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怀归思归故里。《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汉 王粲 《登楼赋》:“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唐 戴叔伦 《送郎士元》诗:“白髮 金陵 客,怀归暂不留。” 不敢(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