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最上乘·其三·顺水流四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曲子 |
释义 | 最上乘·其三·顺水流四首原文放四大,离五欲。 浊恶世中足荣辱。 不如信运且腾腾,免堕三途入地狱。 诗词问答问:最上乘·其三·顺水流四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注释1. 押沃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四大(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 《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 《老子新译》。 (2).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罗什 未终少日,觉四大不悆……死於 长安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年来一梦醒,飘然四大御风轻。” (3).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 北周 时 冀州 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道暉 好着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为之语曰:‘ 显公 鐘,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谓之四大。 显公 ,沙门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妇人也。” 五欲(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管子·内业》:“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 * 。亦谓财欲、 * 、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大智度论》卷十七:“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捨。为之,后世受无量苦。”《法华经·譬喻品》:“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宋 苏轼 《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前韵》:“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云笈七籤》卷十:“五欲者,谓耳欲声,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 * 发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入网罗;心欲爱憎,便偏邪失正平。” 浊恶世佛教语。指五浊恶世。《法华经·方便品》:“復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诗:“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参见“ 五浊恶世 ”。 中足中等的马。《史记·孝文本纪》“餘皆以给传置” 司马贞 索隐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律:四马高足为传置;四马中足为驰置。” 荣辱荣耀和耻辱 荣辱与共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腾腾(1) 比喻盛、旺盛。如:热气腾腾;怒火腾腾;怨气腾腾;杀气腾腾 (2) 蒙胧;迷糊貌 枯肠发发浇成浪,醉眼腾腾看作岚。——清· 钱谦益《谢藐姑太仆送酒》 (3) 升腾 (4) 表示鼓声、心跳声、脚步声的象声词 三途(1).亦作“ 三涂 ”。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晋 郗超 《奉法要》:“十恶毕犯,则入地狱。抵揬强梁,不受忠諫,及毒心内盛,狥私欺紿,则或堕畜生;或生蛇虺。慳贪专利,常苦不足,则或堕饿鬼……此谓三涂,亦谓三恶道。”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四解脱经》以三途名火、血、刀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冥游》:“三途渺渺苦无边,长夜漫漫几时晓。” 清 姚鼐 《罗两峰鬼趣图》诗:“幻作三途业,何异景罔两。” (2).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説自 汉 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自 唐 宋 以来,俱重科名。虽是别途进身,尽能致位权要,却是惟以此为华美。往往有只为不得一第,情愿老死京华的。到我国朝初时,三途并用。” 地狱(1)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