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好事近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士暕 |
释义 | 好事近原文萧洒点疏从,浑似蜜房雕刻。不爱艳妆浓粉,借娇黄一拂。 有情常恁早相逢,须信做尤物。 已是恼人风韵,更芝兰香骨。 诗词问答问:好事近的作者是谁?答:赵士暕 参考注释萧洒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疏从亦作“疎从”。指堂房亲属。《南齐书·孝义传·封延伯》:“ 零陵 谭弘寳 、 衡阳 何弘 、 华阳 阳黑头 疎从四世同居,并共衣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 韩愈 侍郎有疎从子姪自 江 淮 来,年甚少。” 浑似完全像。 宋 孙光宪 《更漏子》词之六:“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宋 范成大 《泊湘江鱼口滩》诗:“ 瀟湘 浑似日南落, 岳麓 已从天外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应有娇羞人面,映着他桃树红妍;重来浑似 阮 刘 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 蜜房蜜蜂的巢。 汉 班固 《终南山赋》:“碧玉挺其阿,蜜房溜其巔。”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客愁非一种,歷乱如蜜房。” 雕刻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 艳妆亦作“ 艳粧 ”。亦作“艷妆”。1.艳美的装扮;装束艳美。 南朝 齐 王融 《春游回文诗》:“低吹杂纶羽,薄粉艳粧红。” 宋 晁冲之 《传言玉女·上元》词:“艳妆初试,把珠帘半揭。”《农政全书》卷二九引《 * ·果谱二·桃》:“或云:种时将桃核刷浄,令女子艳粧种之,他日花艳而子离核。” 清 龚自珍 《法曲献仙音》词:“蓝布衫儿,墨紬裙子,未要艳妆明抹。” 许地山 《危巢坠简·人非人》:“有一晚上偶然看见一个艳妆女子,看来很像她。” (2).借指美女。 唐 刘希夷 《蜀城怀古》诗:“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宋 徐铉 《奉和七夕应令》:“静闻天籟疑鸣佩,醉折荷花想艳妆。”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你若有主张,对艳妆,将言词説上,我将你众和尚死生难忘。” 见“ 艳妆 ”。 娇黄嫩黄;金黄 麦苗葱绿,菜花娇黄 情常情分。《红楼梦》第七三回:“如今还要求姑娘看从小儿吃奶的情常,往老太太那边去讨个情面,救出他老人家才好。”《红楼梦》第七四回:“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尤物(1) 珍贵的物品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左传·昭二八年》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特别漂亮的女人 投甘言而引尤物,贵丽色而作生涯。——《包公案》 恼人使人烦恼 这里 * 天天下雨,真恼人 风韵(1) 风度;韵致 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 (2) ——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 芝兰芝草和兰草皆香草名。古时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 芝兰之室 香骨指美女的尸骨。 唐 杜甫 《石镜》诗:“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唐 李贺 《官街鼓》诗:“ 汉 城黄柳映新帘,柏陵 飞燕 埋香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