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皎然 |
释义 |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原文关中四子教犹存,见说新经待尔翻。为法应过七祖寺,忘名不到五侯门。 闲寻鄠杜看修竹,独上风凉望古原。 高逸诗情无别怨,春游从遣落花繁。 诗词问答问:送如献上人游长安的作者是谁?答:皎然 全唐诗:卷819-58 参考注释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为陕西的农、工业发达,人口集中之地区 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四子(1).指 王倪 、 啮缺 、 被衣 、 许由 。《庄子·逍遥游》:“ 尧 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 藐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四子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 李颐 云:“ 王倪 、 啮缺 、 被衣 、 许由 。” (2).指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汉书·食货志上》:“ 尧 命四子以‘敬授民时’。” 颜师古 注:“四子,谓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也。事见《虞书·尧典》。”《隋书·百官志上》:“ 放勋 即分命四子, 重华 乃爰置九官。” (3).指 汉 王褒 虚构的寓言人物 微斯文学 、 虚仪夫子 、 浮游先生 、 陈丘子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褒 既为 益州 刺史 王襄 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 吕延济 注:“四子,谓 微斯文学 、 虚仪夫子 、 浮游先生 、 陈丘子 也。 褒 当假立以为论端也。” (4).指 逢萌 、 徐房 、 李昙 、 王遵 。 三国 魏 嵇康 《圣贤高士传》:“ 北海 逢萌 ,字 子康 ; 北海 徐房 ,字 平原 ; 李曇 ,字 子云 ; 平原 王遵 ,字 君公 。皆怀德污行,不仕乱世,相与为友,时人号为‘四子’。” (5).指 蜀 中著名文学家 司马相如 、 王褒 、 扬雄 、 陈子昂 。 唐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诗:“ 蜀 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6).指古代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 、 庄子 、 文子 、 列子 。《旧唐书·元载传》:“ 天宝 初, 玄宗 崇奉道教,下詔求明 庄 、 老 、 列 、 文 四子之学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杜甫年表》:“﹝ 开元 二十九年﹞正月,两京诸州各置 玄元皇帝 庙,崇祀 老子 ,以 老 、 庄 、 文 、 列 为‘四子’。” (7).见“ 四子书 ”。 见说(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为法(1).制定法律。《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 (2).成为法则。 唐 韩愈 《进学解》:“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过七旧俗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死每七日则备一祭,谓之过七,至四十九日而止。” 祖寺佛教语。指曾为祖师所居的佛寺。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一:“身閒依祖寺,志僻性多慵,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鐘。” 梵辉 《隐元禅师和中日两黄檗山的因缘》:“此后,在 中 日 禅僧中即以 福建 的祖寺称为‘古黄檗’, 日本 的新寺称为‘新黄檗’。” 忘名不慕声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不到(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侯门(1).诸侯之门。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臺多苦辛。” (2).指显贵人家。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 鄠杜鄠县 与 杜陵 。 杜陵 , 汉宣帝 陵墓。靠近 长安 ,为胜地。 汉 班固 《西都赋》:“ 商 洛 缘其隈, 鄠 杜 滨其足。” 唐 许浑 《别刘秀才》诗:“孤帆夜别 瀟 湘 雨,广陌春期 鄠杜 花。” 明 何景明 《寄三子诗》:“ 鄠 杜 终南 曲, 邠 岐 渭北 陲。” 修竹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风凉(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 (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是在火炉边包了好半天饺子,热了。” (4).犹轻松。 郭沫若 《<创造十年>发端》:“这一段文章说得倒还风凉,不过先生的苦心我们是不好忽略看过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你倒说得风凉,收了我的租,不帮我,还来劝我。” (5).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关中图》曰: 丽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风凉原 ,在 磈山 之阴,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诗:“闲寻 鄠 杜 看修竹,独上 风凉 看古原。” 逸诗(1).指《诗经》未收的古代诗歌。见于 先秦 经传诸子中的约有数十处,多为零篇残句。《晋书·束晳传》:“昔 周公 成 洛邑 ,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诗》云‘羽觴随波’。” 唐 崔国辅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逸《诗》何足对,窅作掩 东周 。”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考文》:“逸《诗》之散见经传者,附载於后。” 郭沫若 《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我们看一些子书里引的逸《诗》,就不是那么整齐。” (2).谓诗人的一些散佚篇章,未经收入专集中,由后人发现而辑出者。《文教资料》1988年第4期:“这些诗作,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后来未能被搜辑编入诗家的专集之中,就成了集外逸诗。” 别怨离别的忧愁。 唐 杜审言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诗:“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宋 张先 《芳草渡》词:“歌时泪,和别怨,作秋悲。” 春游(1) (2) 春天到郊外游玩 (3) 指帝王春天出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