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逍遥咏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太宗 |
释义 | 逍遥咏原文经心玄妙理,道德念阴符。九转金丹鼎,三才玉匮书。 恒常皆隐秘,达者见清虚。 倏忽神明意,先贤觉自愿。 诗词问答问:逍遥咏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参考注释经心(1) 留意;留心 毫不经心 (2) 烦心;劳心 尘务经心 妙理精微的道理。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通黄中之妙理,韜亚圣之奇才。”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物之在天下,皆妙理之所寓也。”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访蒲庵和尚》诗:“捶钩畅玄旨,妙理穷指摘。” 道德(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阴符(1).古兵书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乃夜发书,陈篋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 (2).泛指兵书。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从容询旧学,惨淡閟《阴符》。” 明 张以宁 《过辛稼轩神道》诗:“岁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牀头真诀幸犹在,肘后《阴符》復何有。” 九转金丹即九转丹。 宋 陆游 《次韵师伯浑见寄》:“万钉宝带知何用,九转金丹幸有闻。”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寿胡详定》词:“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西游记》第五回:“老道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 三才(1).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汉 王符 《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世以 * 地皇 人皇 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 有巢 燧人 伏羲 神农 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 (2).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 晋 之 潘滔 、 刘舆 、 裴邈 。《晋书·刘舆传》:“时称 越 府有三才: 潘滔 大才, 刘舆 长才, 裴邈 清才。”(2)指 北齐 之 温子昇 、 邢子才 、 魏收 。《北史·魏收传》:“﹝ 魏收 ﹞与 济阴 温子昇 、 河间 邢子才 齐誉,世号三才。” (3).三种材料。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三:“轮人以轂、辐、牙为三才,弓人以胶、漆、丝为三才,然其所谓三才者亦眇矣。” 玉匮(1).玉制的箱子,古代天子用以秘藏玉册。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金箱玉匱,司空凭首胜之威;鶚视龙趋,将军仗万全之略。”《旧唐书·礼仪志三》:“又为玉匱一,以藏正座玉策,长一尺三寸。”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官诰荣封》:“汗马盟书藏玉匱,而今初服,得遂翔廻。” (2).指珍藏秘籍之所。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宏览载籍,博游才义。若乃金版玉匱之书,海上名山之旨……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 恒常亦作“恒常”。1.常规。《国语·越语下》:“吾年既少,未有恆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史记·秦始皇本纪》:“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恆常。” (2).常常;经常。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弥娄山铁围山考》:“ 小铁围山 并 大铁围 ,其间从来恆常黑暗,未曾见光。” 许地山 《集外·萤灯》:“他听见人说在北方很远的地方有个山坑,恒常地发出一种气体。” 隐秘(1) 隐蔽不显露 地道的出口开在隐秘的地方 (2) 秘密的事情(刺探隐密) 清虚(1).清净虚无。《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 王固 ﹞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 (2).清洁虚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 (3).太空;天空。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 唐 杜甫 《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若使清虚无障碍,天孙不合阻银河。”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 (4).指月宫。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5).指风露。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倏忽(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神明(1) 神灵;神祗 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顿飒爽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英明;圣明 皆颂其神明 先贤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先贤祠 自愿自己愿意而没有强迫地去做的 自愿的行动 自愿的捐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