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好事近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黄庭坚 |
释义 | 好事近原文不见片时霎,魂梦镇相随著。因甚近新无据,误窃香深约。 思量模样忔憎儿,恶又怎生恶。 终待共伊相见,与佯佯奚落。 诗词问答问:好事近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参考注释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片时一会儿 魂梦梦;梦魂。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 嵩 南春徧伤魂梦, 壶口 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 相随(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近新近来,新近。 宋 王埜 《西河》词:“望长 淮 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絶域 张騫 归来未?”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我近新认了个义女儿,叫做 翠鸞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二 ﹞近新一病不起,所生一子,止得八岁。” 无据(1).没有依据或证据。 唐 颜师古 《明堂议》:“ 大戴 所説,初有近郊之言,为称 文王 之庙。进退无据,自为矛盾。” 唐 王涯 《太华山仙掌辩》:“予尝览 张平子 之赋 西京 ,至‘巨灵高掌,厥跡犹存’之辞,常以是惑……暨覩其形而咨之,果谬悠而无据也。” (2).无所依凭。 宋 谢懋 《蓦山溪》词:“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思量(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模样(1) 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这孩子的模样像他妈妈 (2) 表示约略 她呆了有半小时模样 忔憎可爱;怜爱。 宋 黄庭坚 《好事近》词:“思量模样忔憎儿,恶又怎生恶?” 宋 石孝友 《清平乐》词:“看你忔憎模样,更须著我心肠。”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这廝阑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亦作“ 忔憎憎 ”。 宋 刘过 《清平乐·赠妓》词:“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 怎生(1) 怎样;怎么 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2) 务必;无论如何 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送去 相见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佯佯(1).犹洋洋。众多貌。《墨子·非乐上》:“呜呼,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 孙诒让 间诂:“ 吴 钞本作洋洋……此犹《诗·鲁颂·閟宫》云:‘万舞洋洋。’ 毛 传云:‘洋洋,众多也。’” (2).做作的样子,犹言装模作样。 唐 韩偓 《厌花落》诗:“也曾同在华堂宴,佯佯拢鬢偷迴面。” 宋 张先 《踏莎行》词:“轻轻试问借人么,佯佯不覰云鬟点。”《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那娼妓却笑容可掬,佯佯地道了个万福。” (3).犹扬扬。得意貌。 宋 黄庭坚 《好事近》词:“思量模样忔憎儿,恶又怎生恶。终待共伊相见,与佯佯奚落。”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雍陶》:“﹝ 雍陶 ﹞自比 谢宣城 柳吴兴 ;国初诸人,玉奴耳。宾至,必佯佯挫辱,投贄者少得通。” 奚落(1) 讥诮;讽刺 林黛玉听见 宝玉奚落 宝钗,心中着实得意。——《红楼梦》 (2) 冷落;怠慢 这冤家莫竟信刁唆,把奴家,恩和爱,尽奚落。——元·无名氏《小孙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