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养心殿对雨(四月廿四日)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养心殿对雨(四月廿四日)原文

过午云似凑,逮未色变黄。

须臾为昏霾,飕䬟风渐狂。

又复无雨冀,反侧愁不遑。

岂料风催雨,顷刻霔霈霶。

疾更继以徐,历申酉戌长。

鸳溜如玉瀑,扣砌疑银塘。

丰泽有畎亩,斸土差中常。

高地润三寸,洼地四寸强。

额手逢望外,喜共农夫庆。

然恐喜邻骄,点笔增徬徨。

诗词问答

问:养心殿对雨(四月廿四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养心殿对雨(四月廿四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

2. 四月廿四日

参考注释

过午

中午以后

现在是休息时间,你过午再来看看

色变

脸色改变。表示惊惶不安。《史记·刺客列传》:“至阶, 秦舞阳 色变振恐,羣臣怪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杲 还,亡釵,不敢言而色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剑侠》:“中丞启缄,忽色变而入。”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三:“ 唐某 闻予言,不觉色变,顿易其豪悍之口吻。”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昏霾

(1).光线昏暗。 唐 刘禹锡 《寄李六侍御》诗:“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既而昏霾,大风震雷,暴雨如泻。” 清 金农 《次香山驿》诗:“昏霾睞眼脂流泔,欲觅清阴少杨柳。”

(2).昏昧,不高明。《南齐书·王融传》:“而识用昏霾,经术疎浅。”

(3).比喻乱世或 * 势力。《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徒遭良时詖,王道奄昏霾。” 李善 注:“昏霾,喻世乱也。” 宋 王安石 《和董伯懿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 宪皇 初起众未信,意欲立扫除昏霾。”

又复

又,再

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反侧

(1).翻来复去,转动身体。《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 汉 王粲 《登楼赋》:“夜参半而不寐兮,悵盘桓以反侧。” 唐 杜甫 《彭衙行》:“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王子》:“长史惊而寤,阴异之,叹息不能復寐,反侧达旦。”

(2).反复无常。《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楚辞·天问》:“天命反侧,反罚何佑?” 朱熹 集注:“反侧,言无常也。”

(3).不安分,不顺服。《荀子·王制》:“故姦言、姦説、姦事、姦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 王先谦 集解:“反侧之民,不安之民也。”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或收市重寳,逃入反侧之地,以资寇盗。”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内消反侧,外絶覬覦,远近晏然。” 孙中山 《 *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邓本殷 等负隅于南路, 杨希闽 、 刘震寰 等,更反侧于肘腋之下。”

(4).惶恐不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王含 作 庐江郡 ,贪浊狼籍。 王敦 护其兄,故於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 庐江 人士咸称之。’时 何充 为 敦 主簿,在坐,正色曰:‘ 充 即 庐江 人,所闻异於此。’ 敦 默然,旁人为之反侧, 充 晏然神意自若。”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选择,出则被使漕运,而金穀之事,某生平所不习,此所以蒙恩反侧而不敢冒也。”

不遑

没有时间;来不及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顷刻

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顷刻两毙。——《聊斋志异·狼三则》

一阵风过,江面上顷刻间掀起了巨浪

扣砌

见“ 釦切 ”。

银塘

清澈明净的池塘。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银塘泻清 渭 ,铜沟引直漪。” 宋 苏舜钦 《和解生中秋月》:“银塘通夜白,金饼隔林明。”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併作新凉,奈他 青女 忒轻狂。”

丰泽

(1).丰沛的雨水。 汉 王粲 《公宴》诗:“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太史来告,卿云勃兴,洒丰泽於生人,答上玄之休徵。”

(2).指充足的水分。 唐 李行修 《请置诗学博士书》:“犹草木之丰泽,渐乎根,被乎枝叶,上下无滞气,内外无遁情。”

(3).丰厚的德泽。《晋书·乐志上》:“元首聪明,股肱忠,树丰泽,扬清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灵运》:“皇圣昭天德,丰泽振沉泥。” 唐 储光羲 《贻王侍御 * 掾丹阳》诗:“丰泽耀纯仁,八方晏黔庶。”

(4).丰满而润泽。《红楼梦》第二八回:“ 寳釵 原生的肌肤丰泽。”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卑唐》:“吾最爱 殷令名 书《裴镜民碑》,血肉丰泽。” 姚华 《曲海一勺·述旨》:“小令数语,常若丰泽,套词连章,自成机杼。”

畎亩

田地,田间,田野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

中常

一般;中等

学业中常

高地

(1) 离海较远的比地平面高的地区

(2)

(3) 军事上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

(4) 高出平地的一块地方

山区高地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洼地

(1) 高地环抱的低地;表面的洼处或低处

(2) 低凹的沼泽湿地

额手

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望外

意料之外的

望外遭齿舌。——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农夫

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

点笔

犹染翰。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三:“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宋 苏轼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 清 钮琇 《觚賸·汤素畹》:“画軫文楸,藉以永日,偶尔点笔,輒亦悲艳。”

徬徨

1.徘徊。来回行走。《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选·班固<西都赋>》:“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义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并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一更已后,未寝,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宁貌。 明 李东阳 《夜过仲家浅闸》诗:“我时兀坐惊舂撞,揽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拼命挣扎了许久,急得汗出如浆,心也徬徨无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