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宝藏主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如珙 |
释义 | 寄宝藏主原文识尘消落尽,本性自圆明。动静无差异,语言只似常。 后到不过此,先来亦只宁。 坐禅一片石,松树长青青。 诗词问答问:寄宝藏主的作者是谁?答:释如珙 释如珙寄宝藏主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消落(1).消散;凋落。 汉 焦赣 《易林·比之既济》:“精华消落,形体丑恶。” 唐 陆龟蒙 《和馆娃宫怀古次韵》:“鏤楣消落濯春雨,苍翠无言空断崖。”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每黎明读书,夜内止。书益多,见闻益高远,华枝蔓叶自然消落,以是不骤合於俗。” (2).注销。《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委是遭风被刼事故,方与消落元给凭验字号。” 本性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本性难移 圆明(1).指圆镜明亮光洁。 唐 白居易 《以镜赠别》诗:“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 (2).佛教语。谓彻底领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今产太子,当证三菩提,圆明一切智。” 宋 沉辽 《代人上杭守赵资政生辰》诗:“至诚无隐蔽,妙识造圆明。” 动静(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 (2) 消息;情况 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差异区别;不同 人类的遗传差异 这二人的差异是他们对待下级态度不同 语言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不过(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先来本来;原来。《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道是 洛京 人氏,先来曾 蒲州 居止。” 元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六出:“先来是奴心儿里闷,驀撞见伊。” 坐禅僧尼闭目端坐,凝志静修 高台坐禅 一片石一片石头,后专指碑碣。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七:“ 温子昇 作《韩陵山寺碑》, 信 ( 庾信 )读而写其本。南人问 信 曰:‘北方文士何如?’ 信 曰:‘惟有 韩陵山 一片石堪共语。’” 唐 李白 《襄阳歌》:“君不见 晋朝 羊公 一片石, * 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按,此指 襄阳 岘山 的 羊祜 堕泪碑。 松树松属(Pinus)的植物 长青(1).常黑。多形容鬓发。 唐 韩琮 《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鬢长青古无有。” 宋 王安石 《代白发答》诗:“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 (2).常绿。喻永不衰败,永存。如:松柏长青、万古长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