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上元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晏殊 |
释义 | 上元原文金翠光中实焰繁,山楼高下鼓声喧。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 诗词问答问:上元的作者是谁?答:晏殊 参考注释金翠(1).金黄、翠绿之色。 晋 陆机 《百年歌》之五:“罗衣綷粲金翠华,言笑雅舞相经过。” 唐 崔涂 《放鹧鸪》诗:“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红楼梦》第五二回:“ 宝玉 看时,金翠辉煌,碧彩熌灼。” (2).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太皇后花胜上为金凤,以翡翠为毛羽,步摇贯白珠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或微言美事,置於闲散,是缀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十一:“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曳罗綺。” 中实(1).犹真实。《墨子·尚贤中》:“此非中实爱我也,假藉而用我也。”《墨子·天志中》:“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2).里面坚实。 明 毛晋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卷上:“按蒹葭二物相类而异种者也。蒹小而中实。” 山楼(1).山间楼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谷银沙,山楼石柱。” 唐 张祜 《题金陵渡》诗:“ 金陵 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唐 孔德绍 《南隐游泉山》诗:“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 (2).高楼。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山楼兽矫,云臺鸟次。” (3).临时搭建的彩饰楼棚。 唐 苏颋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宋 王珪 《宫词》:“山楼彩凤栖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上元上·立棘盆》:“上乘平头輦从寺观出,由驰道入,穿山楼下过。” 高下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伎女古代指女歌舞艺人。《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 悝 * 。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狱中。”《南史·曹武传》:“﹝ 曹武 ﹞叹曰:‘诸人知我无异意,所以杀我,政欲取吾财货伎女耳。’” 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然而伎女的装束,是闺秀们的大成至圣先师,这在现在还是如此。” 百尺竿头(1).桅杆及杂技长竿的顶端。 唐 吴融 《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旧中书南厅壁间有 晏元献 ( 晏殊 )《题咏上竿伎》一诗云:‘百尺竿头褭褭身,足腾跟掛骇旁人。’” (2).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卷十三:“ 王文穆 ( 王钦若 )罢将帅,朝士皆有诗, 陈从易 诗最佳,云:‘千重浪里平安过,百尺竿头稳下来。’” 元 张养浩 《折桂令》曲:“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箇乾休。” (3).喻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宋 朱熹 《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尺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 三代 以下人物。” 夏衍 《文艺与体育的因缘》:“我希望我国的体育事业百尺竿头,日新月异。” (4).佛教语。比喻道行达到极高的境界。《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天童净全禅师》:“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按,《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尺”作“丈”。 电线传导电流的导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