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秋怀·其十二
朝代 元代
作者 刘绍
释义

秋怀·其十二原文

揽涕以伫拟,邈然怀太初。

洪荒不可模,朴散今何如。

智诈日成伪,荆榛塞庄衢。

群邪沸汤火,嗜欲戕乃躯。

语德去以远,愆中匪良图。

云咸世无奏,孰洗哇淫污。

诗词问答

问:秋怀·其十二的作者是谁?答:刘绍
问:秋怀·其十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刘绍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绍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十

参考注释

揽涕

亦作“擥涕”。挥泪。《楚辞·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王夫之 通释:“擥涕,挥泪也。”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盖以投分相期,非弘词説,澘然擥涕,究而序之。”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既抗言而誓众,方揽涕以登车。” 清 徐枋 《别诗》:“恐伤游子心,揽涕不敢下。”

邈然

(1).遥远貌。《韩诗外传》卷五:“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晋书·孔坦传》:“深明足下慷慨之怀,深痛足下不遂之志。邈然永隔,夫復何言!” 唐 白居易 《寄行简》诗:“相去六千里,地絶天邈然。”亦指久远。 宋 叶适 《宿石门》诗:“邈然百世后,未忝骚人风。”

(2).高远貌。《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至其纯粹履道,求不苟得,升降当世,保全名行,邈然絶俗,实有所师。” 晋 陶潜 《咏贫士》之四:“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荫卧林薄,邈然自怡。” 宋 秦观 《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復肯言财利之事。”

(3).犹茫然。《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张铣 注:“率尔,谓文速成;邈然,谓文迟成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若使详其音律,是所邈然,但能记其鏗鏘,於斯为幸。” 清 曾国藩 《林君殉难碑》:“又明年, 国藩 师次于此,弔君殉难之所,寻逝者之白骨,邈然其不可復识矣。”

(4).懵懂貌。 唐 韩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復拜中书舍人,既至京师,儕流无在者,视同列皆邈然少年,益自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所接皆邈然少年,无可论旧事者。”

太初

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鸿濛,兆朕未形。”《云笈七籤》卷二:“太初之时, 老君 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

(2).指太古时期。 唐 吴筠 《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 宋 郑樵 《通志·总序》:“惟 梁武帝 为此慨然,乃命 吴均 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 齐 室。”

(3).道家指道的本源。《庄子·知北游》:“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 成玄英 疏:“大初,道本也。”

洪荒

混沌蒙昧的状态,指远古时代

详观记牒,洪荒莫传。——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

远及洪荒。——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朴散

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语本《老子》:“朴散为器。” 王弼 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 唐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王琦 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智诈

巧诈。《文子·自然》:“又为其怀智诈不以相教,积财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太平经·服人以道不以威诀》:“以德治者,进退两度也;故下古之人进退难治,多智诈也。”《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建 虽起盗贼,而为人多智诈,善待士,故其僭号,所用皆 唐 名臣世族。”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汤火

(1).滚水与烈火。《素问·逆调论》:“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慄,是为何病?”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往往汤火间,身尽殻空存。”

(2).比喻极端危险的事物或处境。《尹文子·大道上》:“民之长幼临敌,虽汤火不避。”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用能免羣生於汤火,纳百姓於休和。”《晋书·荀晞传》:“虽陷汤火,大义所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自独居,若离汤火,但觉凄寂。”

(3).比喻极端焦虑、急迫的心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三:“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今輦轂下,民食不造岁,汤火之忧也。”《陈书·沉炯传》:“一者以年将六十,汤火居心,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温枕扇席,无復成童。”

谓烫伤和烧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黄栌》:“洗赤眼及汤火、漆疮。”

嗜欲

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

性不饮酒,少嗜欲

良图

(1) 很好地谋划

敢不良图

(2) 好办法;良策

别有良图

哇淫

鄙俗 * 。 唐 郑薰 《赠巩畴》诗:“疏越捨朱絃,哇淫鄙 秦 筝。” 明 李东阳 《洗句亭》诗:“心清絶尘滓,句清无哇淫。”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张四明西同舟即事纪别》诗:“举世尚哇淫,往往遭非笑。”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1 6: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