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拟寒山寺·其八十七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怀深 |
释义 | 拟寒山寺·其八十七原文因果如影响,毫发无差错。 啖炙僧肠穿,指熊樵臂落。 兽面心有仁,人面心有恶。 天地终不容,立见身消烁。 诗词问答问:拟寒山寺·其八十七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注释1. 押药韵 2. 自注:有人逐羊奔寺,比丘遂指示之。乃杀,以炙啖比丘食,只炙遍于皮下走,穿腹而卒。出,辨正录》。 参考注释因果(1) 原因和结果,合起来说,指二者关系 因果关系 (2) 今生种因,来生结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因果报应 影响(1) 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思想或性质 他的嗜好是在邻居的影响下形成的 (2) 影子和回声。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 电报、邮传,捷如影响 (3) 影子和声响。引申为踪迹 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西游记》 (4) 音信,消息 候有影响,即以相告 (5) 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轮廓 知些影响 (6) 根据 无影响 毫发毛发,比喻些许(多用于否定式) 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毫发不爽 差错(1) 错误;过失 在合计账单时出了差错 (2) 意外事故 指挥音乐会没出任何差错 兽面(1).兽形的面具。《隋书·柳彧传》:“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2).指野兽头面的图像。《宋书·魏胜传》:“ 胜 尝自创如意战车数百两,砲车数十两,车上为兽面木牌……可蔽数十人。”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三:“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3).指如野兽的面孔。 人面(1).人的脸面。《墨子·明鬼下》:“矧佳人面,胡敢异心。” 孙诒让 间诂:“人面,言有面目而为人,非百兽贞虫飞鸟之比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清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茅盾 《子夜》一:“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 (2).指人。 汉 桓宽 《盐铁论·繇役》:“普天之下,惟人面之伦,莫不引领而归其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走了一晌,不见一个人面。” 茅盾 《子夜》十八:“﹝一位年青小姐﹞因为‘不端’被禁锢起来不许见人面!” (3).犹人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4).“人面兽心”的省语。参见“ 人面兽心 ”。 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不容(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消烁见“ 消鑠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