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示小师行脚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怀深 |
释义 | 示小师行脚原文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 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诗词问答问:示小师行脚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参考注释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夏葛(1).夏天穿葛衣。《列子·汤问》:“北国之人鞨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九土所资,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唐 韩愈 《原道》:“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智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飢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 (2).指夏天穿的葛衣。 唐 薛能 《水帘吟》:“豪客每来清夏葛,愁人才见认秋簷。” 冬裘冬季穿的毛皮衣服。《国语·周语中》:“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唐 韩愈 《复志赋》:“居悒悒之无解兮,独长思而永叹。岂朝食之不饱兮,寧冬裘之不完。”《轰天雷》第八回:“即以 中国 大经 * 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 逐旋逐渐;渐渐。 宋 苏轼 《议给田募役状》:“宽剩役钱本非经赋常入,亦非国用所待而后足者,今付有司逐旋支费。”《元典章·圣政二·减私租》:“借过贷粮,丰年逐旋归还,田主无以巧计多取租数,违者治罪。”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 汝辈你们。《隋书·韦世康传》:“﹝吾﹞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 宋 苏轼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汝辈何曾增一笑,吾儕相对復三人。” 盛年青壮年 失于盛年,犹当晚学 脚力(1) 走路的能力;两腿的力气 他一天能走八、九十里,脚力很好 (2) 旧称传递文书的差役或搬运货物的人 (3) 脚钱或给送礼的仆役的赏钱 (4) 〈方〉∶靠山;门路 人家见他有此脚力,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 丛林(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