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河南巡抚阿思哈奏报得雨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河南巡抚阿思哈奏报得雨原文昨览希膏奏,南瞻为吁霖。 两旬才阅度,五寸报沾深。 此较彼宁异,慰同愧不禁。 无他可遣闷,遣闷且拈吟。 诗词问答问:河南巡抚阿思哈奏报得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五 2. 阿思哈前奏开封等处望泽甚殷三月廿四日得雨二寸尚欠沾足正为廑念兹据奏三月廿九等日连次得雨计入土五寸四野均沾 参考注释寸报极少的报答。 明 沉鲸 《双珠记·处分后事》:“小生久负厚恩,愧无寸报,倘有天开眼之日,决不忘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不图先葬沟瀆,殊为恨恨。” 不禁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无他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遣闷排解烦闷,发泄心中的闷气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