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王粲登楼图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杨维桢 |
释义 | 题王粲登楼图原文临洮水涸铜人毁,西园青青草千里。秦川公子走乱离,瘦马疲童面如鬼。 俊君威名跨海南,虎视走鹿何眈眈。 可怜膝下尽豚犬,谁复大厦收■楠?落日楼头髀空拊,日断神州隔风雨。 平生不识大耳公,座上客归丞相府。 春深铜雀眼中蒿,揽涕尚复思登高。 江山破碎非旧土,版图何日还金刀?荆台高楼已荆棘,丹青写赋工何益。 君不见袁家有客能骂贼,将军头风重草檄。 诗词问答问:题王粲登楼图的作者是谁?答:杨维桢 参考注释铜人(1).铜铸的人像。《汉书·郊祀志下》:“ 建章 、 未央 、 长乐宫 钟虡铜人皆生毛,长一寸所,时以为美祥。” 唐 韩翃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诗:“井上铜人行见无,湖中石燕飞应尽。” 郁达夫 《遇释无邻知旧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诗:“食子只今迷日月,铜人应更泣觚棱。” (2).指铜制人体针灸经络穴位模型。最早为 宋 王惟一 于 天圣 五年 公元1027年 创铸。 宋 李荐 《寒食》诗:“我亦茅簷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 清 黄宗羲 《王征南墓志铭》:“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 西园(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青青(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 陕西 、 甘肃 的 秦岭 以北平原地带。因 春秋 、 战国 时地属 秦国 而得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 之军以向 宛 洛 ,将军身率 益州 之众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一:“关山三五月,客子忆 秦川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遥,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 王老九 《张老汉卖馀粮》:“要把咱的穷根斩,将来铁牛翻 秦川 。” 公子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乱离(1).政治混乱,给国家带来忧患。《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毛 传:“离,忧。” 郑玄 笺:“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 晋 潘岳 《关中诗》:“乱离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2).遭乱流离。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后汉书·烈女传·董祀妻》:“感伤乱离,追怀悲愤。” 唐 刘长卿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诗:“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乱离时候,照顾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无法可想。” 瘦马(1).瘦弱的马。 唐 杜甫 《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骑着瘦马儿,圪登登的又上 长安 道。”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买来养育以待再贩卖的童女; *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维扬 ﹞女子多美丽…… 扬 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谓之‘瘦马’。”《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老亡八把这两个瘦马养着,不知作何结束。”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扬州瘦马》:“ 扬州 人日饮食於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旧 吴 宫重开馆娃,新 扬州 初教瘦马。” 威名因力量或武功而得到的名望 威名远扬 海南(1) 中国最南部的省,由海南岛和附近的小岛及广阔的海域组成 (2) 日本本州和歌山县的城市,濒和歌湾 虎视(1) 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敌寇虎视中原 (2) 有威严地注视 战士们虎视着山下的敌人,抑制不住满腔怒火 眈眈形容眼睛注视 虎视眈眈(凶猛地注视)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可怜(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膝下(1) 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2) 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豚犬(1).猪和狗。《国语·楚语上》:“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曹 公望 权 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 《吴历》:“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 孙仲谋 , 刘景升 儿子若豚犬耳!’” (2).用以谦称自己的儿子。《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梁祖 闻其败也,既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 李氏 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清 蒲松龄 《代王次公与颜山赵启》:“令媛綺罗之质,自宜字夫 崔 卢 ;小儿豚犬之才,敢云娶於 高国 !” 大厦高大的房子 公共大厦 落日夕阳 楼头(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神州(1)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地 (2) 指京城 春风杨柳万子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 * 《送瘟神》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座上客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请的客人 相府(1). 汉 代丞相治事的官邸。《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又善用算律历,故令 苍 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墓》诗:“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中书是宰相视事之堂,相府是陛下优贤之地。” (2).借指相国。 唐 包佶 《元日观百僚朝会》诗:“万国贺 唐尧 ,清晨会百僚。花冠 萧相府 ,绣服 霍嫖姚 。” 春深春意浓郁。 唐 储光羲 《钓鱼湾》诗:“垂钓緑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 秦观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 雀眼(1).端砚上的一种圆形纹。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砚品中,端石,人皆贵重之……或佳其有眼为端,或以无眼为贵……眼之品类不一,曰‘鸚哥眼’、曰‘鸜鵒眼’、曰‘了哥眼’、曰‘雀眼’、曰‘鷄翁眼’、曰‘猫眼’、曰‘菉豆眼’,各以形似名之。” (2).比喻细孔。 宋 王安石 《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诗:“清明晓赴 韩侯 家,自买白杏丁香花。雀眼涂金银蔑笼,贮在当庭呼舞娃。” 揽涕亦作“擥涕”。挥泪。《楚辞·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王夫之 通释:“擥涕,挥泪也。”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盖以投分相期,非弘词説,澘然擥涕,究而序之。”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既抗言而誓众,方揽涕以登车。” 清 徐枋 《别诗》:“恐伤游子心,揽涕不敢下。” 登高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江山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破碎(1) 破成碎片,尤指被炸碎 用机器破碎矿石 (2) 毁坏;破损碎裂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割裂;肢解 群经破碎,后学迷误 (4) 毁灭;破灭 少爷的梦破碎了。——巴金《秋》 版图指领土范围、国家的边界 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周礼·天官·司会》 这里,这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整个版图。——秦牧《土地》 罗马教会比罗马帝国版图更大,寿命更长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金刀(1).金和刀。古代货币。《汉书·食货志上》:“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颜师古 注:“金谓五色之金也……刀谓钱币也。” 唐 孟郊 《投所知》诗:“且将食蘗劳,酬之作金刀。” (2).“刘”字为卯、金、刀合成,故用以代指 刘 姓。《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 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 玉垒 经纶远,金刀歷数终。”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四》:“ 子大 以诗贺之曰:‘……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燄丹霞峯。’” (3).剪子。 唐 白居易 《题令狐家木兰花》诗:“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唐 李远 《剪綵》诗:“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五:“婉孌闺中女,素手握金刀。” (4).武器。指刀剑。 唐 王昌龄 《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乾。”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问 秦中 之故事,惟有卷衣;识行父之公忠,从无衣帛。既而金刀掩曜,桑笄归里。” 荆台古 楚国 著名高台。故址在今 湖北省 监利县 北。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楚昭王 欲之 荆臺 游, 司马子綦 进諫曰:‘ 荆臺 之游,左 洞庭 之波,右 彭蠡 之水,南望 猎山 ,下临 方淮 ,其地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国,愿大王勿往游焉。’” 汉 边让 《章华赋》:“ 楚灵王 既游 云梦 之泽,息於 荆臺 之上……顾谓左史 倚相 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 高楼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丹青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将军(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头风(1).头痛。中医学病症名。《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唐 元稹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顿愈头风疾,因吟《口号》诗。”《云笈七籤》卷三二:“勿以湿髻卧,使人患头风、眩闷、髮秃、面肿、齿痛、耳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只见他头上紥了一条黑帕,説是头风痛得厉害。” 王杏元 《铁笔御史》:“他耍赖躺到床上,叫老婆找队长,说是久积头风,要钱医病。” (2).指头疮、发脱之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头风即是有,头巾儿蔚帖。” 凌景埏 校注:“这里指头疮、秃头之类。” 草檄草拟檄文。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陈书·蔡景历传》:“部分既毕,召令草檄, 景歷 援笔立成。” 唐 戴叔伦 《送崔融》诗:“ 陈琳 能草檄,含笑出 长平 。” 清 周亮工 《解严后病卧敢园》诗:“楯上休矜曾草檄,羈臣但合老松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