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残梅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德洪 |
释义 | 残梅原文残香和雪隔帘栊,只待江头一笛风。 今夜回廊无限意,小庭疏影月朦朦。 诗词问答问:残梅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2. 武林本作胧 参考注释残香(1).残存的香气。 唐 孟迟 《长信宫》诗:“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2).将要烧尽的香。 宋 赵鼎 《雨夜不寐》诗:“西风吹雨夜瀟瀟,冷炉残香共寂寥。” 帘栊(1).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华<离情>》:“秋月映帘笼,悬光入丹墀。” 宋 史达祖 《惜黄花·定兴道中》词:“独自捲帘櫳,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明 徐元 《八义记·宴赏元宵》:“开宫扇,起帘櫳,满堂笑语与民同。” 陈毅 《游阳朔》诗:“竹林茅舍时出现,后有飞瀑透帘櫳。” (2).指闺阁。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 汉王 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櫳人已荐。”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二:“曲处通帘櫳,茶香具含蓄。” 江头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一笛(1).指一支笛的声音。 唐 沉彬 《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 宋 文天祥 《龙雾州觉海寺》诗:“一笛梅边何满子?子簔芦外笔头奴。” (2).喻轻微的风声。 唐 赵嘏 《华清宫和杜舍人》诗:“月锁千门静,天吹一笛凉。” 唐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臺一笛风。” 宋 陆游 《饮张公父园》诗:“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 回廊(1) 有顶棚的散步处 (2) 修道院中的走廊部分 (3) 教堂半圆形后殿的走道 (4) 某些教堂中在祭坛后并在圣坛以外的一个通道,可供列队通行无阻 (5) 曲折环绕的走廊 无限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小庭小庭院。 南朝 梁 张缵 《秋雨赋》:“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疎落。” 南唐 李煜 《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疏影(1).疏朗的影子。 唐 杜牧 《长安夜月》诗:“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明 陆采 《明珠记·酬节》:“碧梧苍竹,疎影离离。” 郑振铎 《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铁栅的疏影,被夕阳的馀光倒射在地上,好像画在地上的金红色的格子。” (2).词牌名。 南宋 姜夔 自度曲。又名《绿意》、《解佩环》。双调一百十字,仄韵。 朦朦(1).迷惘貌。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河南尹太山羊翩祖》:“ 翩祖 位则亚卿,雅有令称,义当纲纪人伦,为之节文,而首倡导犯礼违制,使 东岳 一郡朦朦焉,岂不愍哉!” 明 袁宏道 《与钱象先书》:“数日前 白下 有人浪传恶信,僕惊愕,殊朦朦。讹言耶?……抑妬妇之口耶?” (2).微明貌。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萤异》:“七月七夕,纳凉庭中,月色朦朦。”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七:“天色已由朦朦的,变成透亮了,一定是好天气。”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