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四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守珣 |
释义 |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四原文连天野火了无涯,起处犹来辨作家。 眼里瞳人双翳尽,面前遍界绝空华。 道吾老,也堪誇。 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 诗词问答问: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四的作者是谁?答:释守珣 注释1. 押麻韵 2. 且道毕竟从甚么处起? 参考注释连天(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野火(1) 荒山野地燃烧的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燃烧地里野草的火 (3) 指磷火;鬼火 无涯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起处犹起居。 清 王晫 《今世说·言语》:“ 毛稚黄 负才善病,六载起处,不离牀榻。人以为忧。 毛 自若曰:‘病味颇亦佳,第不堪为躁热人道耳。’” 罗家伦 《是爱情还是苦痛》:“人家都说他是一位贤惠的少奶奶。我设如生在三十年前,也何曾不心满意足。但是我现在虽然同他一同起处,精神方面,总觉隔着一个 太平洋 。”参见“ 起居 ”。 作家以写作为业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眼里在心目中,考虑或想到 眼里不能没有国家和民族利益 瞳人瞳孔。也作“瞳仁” 面前跟前;面对着的地方 他来到国王面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 界绝隔绝。 汉 班固 《东都赋》:“殊方别区,界絶而不邻。” 空华亦作“ 空花 ”。1.佛教语。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楞严经》卷四:“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於空灭。忽有愚人,於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宋 司马光 《游三门开化寺》诗:“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復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梁启超 《开明专制论》:“呜呼,我青年之眩於空华,困於噩梦者,其醒耶未耶?” (2).指雪花。 宋 洪朋 《喜雪》诗:“漫天乾雨纷纷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林下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船人船夫。《史记·陈丞相世家》:“﹝ 平 ﹞渡 河 ,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 平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三:“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 渡头同“ 1 渡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