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挽毕宰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汪炎昶 |
释义 | 挽毕宰二首原文奥学深探本,享衢早著,鞭。浮云时事改皦日大名全。 馥牵霜离菊,清瓢雪实泉。 善人终不起,独谓有苍天。 诗词问答问:挽毕宰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汪炎昶 参考注释奥学(1).高深的学问。 唐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賾。”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雄词冠於一时,奥学穷乎千古,图书兼蓄,精博两全。”《宋史·田锡王禹偁等传论》:“ 禹偁 制戎之策,厥后果符其言,而醇文奥学,为世宗仰。” (2).指学识渊深的人。《旧唐书·郑覃传》:“经籍错讹,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準 后汉 故事,勒石於太学。” 探本探求根本。 明 徐渭 《季先生入祠祭文》:“先生之於学,探本极源,既急於其大矣!” 清 薛福成 《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其他养蚕繅丝之法,植茶焙叶之方,鍊铁开煤之学,一一讲求整顿,岂非利用厚生之政,探本握要之图乎?” 俞天白 《危栏》:“她几乎对什么都要探本求源,而且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所没有收录的。” 浮云(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时事当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国内大事 时事综述 皦日明亮的太阳。多用于誓辞。《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孔颖达 疏:“谓我之言为不信乎,我言之信有如皦然之白日。”《后汉书·郎顗传》:“絜白之节,情同皦日。”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呜呼!谓予不信,鉴时人皦日之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朴诚自表,切矢皦日。” 王国维 《罗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铭》:“藐是孤生,终於灭性,皦日之信,匪石不回。” 大名(1) 某人的正式名字 (2) 对方名字的敬称 (3) 显赫的名气 善人(1) 指普通百姓 (2) 有道德的人;对人关怀、肯行善的人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水浒》 不起(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苍天(1) 古时指春天 (2) 上天;上苍 悠悠苍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