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赋得翠影红阴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赋得翠影红阴原文繁红深翠候,放影布阴时。 香每因风散,色惟沐雨滋。 燕将穿处喜,蝶欲梦还疑。 淡荡浑无定,冲融别有宜。 开如承叶态,覆似护花姿。 要叔难为画,飞卿始合诗。 入神谁可捉,契妙那容思。 真幻幻真际,群芳说偈奇。 诗词问答问:赋得翠影红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九 参考注释繁红繁花。 宋 晏殊 《采桑子》词之三:“何日解繫天边日,占取春风,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放影放大的图像。 梁启超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故史家或以今世 欧罗巴 为古代 希腊 之放影,以古代 希腊 为今世 欧罗巴 之缩图。” 阴时指秋冬之时。《文选·张衡<西京赋>》:“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薛综 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 风散(1).谓如风消散。《后汉书·刘陶传》:“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 武关 ,北徙 壶谷 ,冰解风散,唯恐在后。” (2).风教散播。《晋书·文苑传·李充》:“泽洽而濡,化流风散,比屋同尘而人罔僭乱。” 风吹散。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二:“潮生 建业 水,风散 广陵 烟。” 唐 韦应物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诗:“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沐雨犹淋雨。多形容旅途艰辛。 汉 徐干 《中论·谴交》:“吾称古之不交游者,不谓嚮屋漏而居也;今之好交游者,非谓长沐雨乎中路者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衝风沐雨,载沉载浮。” 淡荡(1).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诗:“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绣幃中淡荡春风,红浪轻翻翠被重。” 清 毛祥麟 《墨馀录·平原闻诗记》:“对景一吟,意惟清丽,如朝烟夕霞,别具一种淡荡可人之致,斯亦已耳。” (2).犹含糊。 冰心 《往事二》八:“一切离别恨都不是淡荡的,犹疑的;是分明的,真切的,急如束湿的。” (3).犹散淡;悠闲自在。 清 钱谦益 《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之》:“羡君真作淡荡人,閒即牵舟湖上住。” 冲融亦作“冲融”。1.充溢弥漫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西游记》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 (2).水波荡漾貌。 唐 杜甫 《渼陂行》:“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裊窕冲融间。” 杨伦 笺注:“冲融,谓水波溶漾。”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是篇娓娓至数千言,浩浩荡荡,西起 崑崙 ,东注 溟 渤 ,冲融窈窕,异派分支,千态万状,姿媚横生。” (3).冲和,恬适。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望云悲轗軻,毕景羡冲融。” 杨伦 笺注:“言以年暮,故羡山人颜色冲和。” 元 李裕 《摸鱼儿》词:“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拈花著柳。”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诗序》:“吾则甚服其冲融大雅,油然悠然,从容自适,而工者自莫之及,未尝有孤臣寡妇之怨悲、鱷鱼鵩鸟之祲怪引藉为激壮也。” 难为(1) 使人为难 她不会喝酒,你就别难为她了 (2) 施加压力 她会唱歌却不唱,就得难为她唱 (3) 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话 难为你给我提一桶水来 入神(1) 专注于眼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或陷入沉思 他入神地站在画前,良久方才离去 (2) 形容达到精妙的境界 这幅人物画画得真入神 真际真切的道理,真实情况 空谈有余,真际不足 重真际,忌空泛 群芳(1) 各种艳丽、芳香的花草;众花;百花;比喻众女子、众美人 群芳斗艳 (2) 也比喻众贤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