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钟离中散草书
朝代 宋代
作者 周行己
释义

钟离中散草书原文

学书如学禅,心悟笔自到。

若非贤达人,安能字画妙。

鸟迹不必传,篆籀亦异好。

草圣实奇伟,变化不可料。

张颠号神特,酒酣一脱帽。

要识善用心,乃知皆同调。

近世有钟离,笔力绝能绍。

不必卫夫人,自是过逸少。

浩如观波澜,划见鲸尾掉。

宛转或游龙,突兀忽峰峭。

精逸一何有,信是得其奥。

岂但挥端毫,亦足见风操。

诗词问答

问:钟离中散草书的作者是谁?答:周行己
问:钟离中散草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行己的名句有哪些?答:周行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参考注释

学书

(1).读书。《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学习写字。《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 伯珍 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尝慕 张芝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宋 陆游 《喜小儿辈到行在》诗:“ 阿纲 学书蚓满幅, 阿绘 学语鶯囀木。” 元 杨维桢 《又湖州作》诗之四:“得句时过 张外史 ,学书不让 管夫人 。”参见“ 学字 ”。

学禅

犹学佛。 宋 翁卷 《山中》诗:“不奈邻峰学禪伴,时时来此叩巖扉。”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参见“ 学佛 ”。

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贤达

贤能通达之人;有才德、声望的人

字画

(1) 书法和绘画

(2) 一个字的笔画

鸟迹

亦作“ 鸟跡 ”。1.鸟的爪印。《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跡之道交於中国。” 宋 司马光 《夏日西斋书事》诗:“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

(2).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 晋 僧肇 《宝藏论·广昭空有品》:“实彼非此,实此非彼,鸟跡空文,奇特以现。”

(3).指鸟篆。 汉 蔡邕 《隶势》:“鸟跡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鸟迹落。”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九:“笑杀 钟 王 空妙笔,而今鸟跡是同文。”参见“ 鸟篆 ”。

见“ 鸟迹 ”。

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篆籀

篆文和籀文。 晋 左思 《魏都赋》:“讎校篆籀,篇章毕覿。”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踪於篆籀。”《新五代史·杂传十九王仁裕》:“﹝ 仁裕 ﹞喜为诗。其少也,尝梦剖其肠胃,以 西江 水涤之,顾见 江 中沙石皆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进。” 黄质 《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笔参篆籀字树石,行年穉弱气超迈。”

草圣

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如 汉 代 张芝 、 唐 代 张旭 等。 晋 卫恒 《四体书势》:“ 弘农 张伯英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常曰‘怱怱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 韦仲将 谓之草圣。”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弘农 张芝 ,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絶伦……人谓为草圣。”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之七:“ 张旭 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清 赵翼 《稚存往宁国时曾约同游黄山迟余不到归以负约相嘲和韵报之》:“始知草圣运腕神,端仗劒娘斗眉嫵。”

奇伟

奇特雄伟

奇伟瑰怪。——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张颠

相传 唐 著名草书家 张旭 醉后往往有颠狂之态,故人称 张颠 。 唐 李白 《草书歌行》:“ 张颠 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唐 张怀瓘 《书断·张旭》:“饮醉,輒草书,挥毫大呼,以头揾水墨中,天下呼为 张颠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旭 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 张颠 。”

酒酣

谓酒喝得尽兴,畅快。《吕氏春秋·长攻》:“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六:“ 荆軻 饮 燕 市,酒酣气益振。”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微雨喜初霽,酒酣江復清。”

脱帽

(1).表示认罪。《后汉书·耿秉传》:“ 安得 惶恐,走出门,脱帽抱马足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韩大任》:“白头脱帽,身膺徽纆。”

(2).表示恭敬。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 王劭 《齐志》述 洛干 感恩,脱帽而谢。”如:脱帽致敬。

(3).形容豪放,无所检束。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张旭 三盃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疏野》:“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宋 苏轼 《送张天觉河东提刑》诗:“脱帽风流餘长史,埋轮家世本 留侯 。”

(4).谓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等经过改造而改变成分。因为原来定成分称为“戴帽子”,故云。

用心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同调

(1) 音调相同

(2) 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

引为同调

近世

近代

近世寇莱公豪奢冠一时。——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钟离

复姓。 东汉 有 锺离意 。见《后汉书》本传。

笔力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卫夫人

东晋 女书法家。姓 卫 ,名 铄 ,字 茂漪 , 汝阴 太守 李矩 妻,世称 卫夫人 ,也称 李夫人 。擅长书法,隶书尤善,师 锺繇 ,妙传其法。 王羲之 、 王献之 少时,曾从她学书。 唐 杜甫 《丹青引》:“学书初学 卫夫人 ,但恨无过 王右军 。”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可知 王逸少 ,不及 卫夫人 。”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逸少

美少年。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

波澜

(1) * 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游龙

(1).游动的蛟龙。《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 濯龙 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明 何景明 《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游龙戢渊鳞,翔鷺振云翮。”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

(2).荭草的别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荭草》﹝释名﹞引 陈藏器 曰:“天蓼即水葒,一名游龙,一名大蓼。”一说:游,谓枝叶放纵;龙,草名。见《诗·郑风·山有扶苏》 郑玄 笺、 孔颖达 疏。

(1).游动的龙。比喻姿态婀娜。《古文苑·宋玉<舞赋>》:“軆如游龙,袖如素蜺。” 章樵 注:“《神女赋》:‘蜿若游龙。’言其轻举也。”《文选·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李善 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婉婉然如游龙之升。”《隶释·魏修孔子庙碑》:“虽 大晧 游龙以君世, 虞氏 仪凤以临民……尚何足称於 大魏 哉!”

(2).喻良马。《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游龙曜路,歌吹盈耳。” 李善 注:“《周礼》曰:凡马八尺为龙。” 元 耶律楚材 《扈从羽猎》诗:“ 湛然 扈从 狼山 东,御闲天马如游龙。”

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是得

犹言是好。《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大伯子许多年纪,如今説亲,説甚么人是得?”

岂但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仅”

岂但喜爱足球,他样样都喜爱

足见

可以看出,不难想见

他的发言内容丰富,足见他是作了认真准备的

风操

指人的志行品德。《晋书·王劭传》:“ 劭 美姿容,有风操,虽家人近习,未尝见其堕替之容。”《新唐书·韦斌传》:“ 况 虽世贵,而志冲远,不为声利所迁,当时重其风操。” 王闿运 《黄淳熙传》:“於其卒, 秉章 乃復论列其绩及平昔风操,概具疏闻,推为名臣。”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