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杨村溪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嵲 |
释义 | 过杨村溪原文坡陀两山间,沧波旦夕骛。高柳横澄流,岁久根全露。 细雨川上来,澜漪满沿泝。 灌木生退滩,危桥架孤屿。 石濑斲春冰,山云粉轻絮。 往岁忆经过,物色如雅素。 阳春日已远,叹息流年度。 来轨不暂停,往躅自成故。 初为闽岭游,后指江东去。 风急子规啼,何由傍归路。 诗词问答问:过杨村溪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参考注释坡陀同“陂陀” 计惟有天造草味,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赤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沧波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旦夕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 危在旦夕 旦夕奉问起居。——《汉书·李广苏建传》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细雨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上来(1) 从低处到高处 跳上来了 抬上来了 (2)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趋近于某处。带名词时,动词和“上来”中间一般不能加“得、不” 又围上来一群人 (3) 表示人员或事物随动作由较低部门(层)到较高部门(层) 你是什么时候调上来的 (4)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动作。动词和“上来”中间常加“得、不”。动词限于“说、唱、学、答、背、叫、念”等少数几个 究竟为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5) 表示状态发展,兼有范围逐渐扩大的意思。形容词限于“热、凉、黑”等少数几个 暖气片慢慢热上来了 沿泝亦作“ 沿溯 ”。亦作“ 沿遡 ”。1.顺水下行与逆水上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夏水襄陵,沿泝阻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淮水 又逕 义阳县 故城南……有 九渡水 注之,水出 鷄翅山 ,溪涧瀠委,沿遡九渡矣。” (2).引申为泛舟。 南朝 梁 何逊 《晓发》诗:“且望沿泝剧,暂有江山趣。” 唐 元稹 《梦游春》诗:“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泝。” (3).沿流而下。 南朝 梁简文帝 《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序:“兰觴沿泝,蕙肴来往。” (4).沿袭追溯。 清 王宗炎 《<白雨斋词话>序》:“词之为体,诗以为禰,曲以为子;识者为之,莫不沿溯 汉 魏 ,游衍 屈 宋 ,以蘄上闚三百篇之恉。” 灌木丛生之木 一丛乌饭树灌木 退滩退水后的滩地。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芦荻》:“ 江 东芦贱而荻贵。退滩之地,先一年所生者,芦也,明年而为荻。”《金史·食货志二》:“佃 黄河 退滩者,次年纳租。” 危桥高耸之桥。 唐 许浑 《南楼春望》诗:“野店归山路,危桥带郭村。”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之四:“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 孤屿孤立的岛屿。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乱流趋正絶,孤屿媚中川。”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山》诗:“ 赤城 渐微没,孤屿前嶢兀。” 石濑(1).水为石激形成的急流。《楚辞·九歌·湘君》:“石瀨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王逸 补注:“瀨,湍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东驰土山兮,北揭石瀨。” 唐 陈子昂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诗:“巖庭交杂树,石瀨泻鸣泉。” (2).犹石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返祠,往 蓬莱石 ,跣足步涧中。石瀨平旷,清流轻浅,十洲三岛,竟褰衣而涉也。” 清 唐孙华 《挽朱立云》诗之一:“石瀨同看千顷碧,磵牕閒写数峯青。” 春冰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孔 传:“春冰畏陷。”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唐 李群玉 《杜门》诗:“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 宋 陆游 《示二子》诗:“岂不怀荣畏友朋,一生凛凛蹈春冰。” 云粉(1).指白雪。 唐 王初 《雪霁》诗:“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2).指竹子上的白色粉末。 唐 吴融 《和人题武城寺》:“半巖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3).云母粉。 唐 白居易 《题李山人》诗:“每日将何疗飢渴?井华云粉一刀圭。”《云笈七籤》卷七四:“﹝灵飞散﹞方中味以云粉为主。” 往岁往年 往岁多至。——清· 方苞《狱中杂记》 经过(1) 通过 到现在大约经过六、七人之手 (2) 经历的过程 事情的全部经过 (3) 从某处过 这汽车经过北海公园吗? 物色(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 物色人才 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瞅见;看到 免亲友物色 (4) 风物;景色 (5) 各种物品 雅素(1).平素,平生。《汉书·王莽传上》:“考迹雅素,审知白黑。”《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常思除弃小事,更申前好,二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 吕延济 注:“雅素,犹平生也。” (2).平素的交谊。《汉书·张禹传》:“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朕无闻焉。” 颜师古 注:“雅素,故也。谓师傅故旧之恩。” 宋 苏舜钦 《太常博士宋仲达墓铭》:“敢仗高义,因此行以求之,且使寧魄九原,示予不忘雅素也。” (3).指平素有交谊。《新唐书·承 * 帝倓传》:“ 泌 与帝雅素,从容语 倓 事。” (4).高雅恬淡;高雅质朴。《晋书·闵王承传》:“ 承 行达 武昌 ,释戎备见 王敦 。 敦 与之宴,欲观其意,谓 承 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南史·顾觊之传》:“ 覬之 为 谢晦 卫军参军, 晦 爱其雅素,深相知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宣和 殿阁亭沼絜齐清虚雅素若此。” 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潜窥青琐,见仪容风流雅素。” 章炳麟 《<新方言>序》:“方今国闻日陵夷,士大夫厌古学弗讲,独语言犹不违其雅素。” 春日(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叹息(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流年(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暂停停止一段时间 暂停出版一种杂志 往躅犹陈迹。 宋 沉辽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之一:“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復区区论往躅。” 闽岭福建 北部的山岭。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证误》:“ 闽 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江东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子规杜鹃鸟 何由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归路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