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宴湖上呈穉卿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韩维 |
释义 | 宴湖上呈穉卿原文熠熠萤光草际流,及时高宴落霞洲。繁弦急管宜清月,细蕊浓芳艳晚秋。 飞鹭欲来迎画舫,跳鳞如喜脱金钩。 知公加数为醇酿,应许闲宫烂漫游。 诗词问答问:宴湖上呈穉卿的作者是谁?答:韩维 参考注释熠熠闪烁的样子 光彩熠熠 萤光(1).萤火虫发出的光。 唐 韦承庆 《直中书省》诗:“萤光向日尽,蚊力负山疲。” 宋 徐照 《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诗:“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梳织於柳堤蓼渚间。” (2).借指磷光。 李瑛 《钻石》诗:“钻石的河,钻石的山,月光下,到处闪着萤光的幽蓝。” 及时(1) 立刻;马上 工作中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 及时相遣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搁地 你应及时地动身回家 高宴见“ 高宴 ”。 亦作“ 高讌 ”。盛大的宴会。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充待詔于 金马 ,奉高宴于 柏梁 。”《隋书·音乐志下》:“载择良辰,式陈高宴。”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高讌陈诗 铜雀台 , 子桓 兄弟不须猜;胡牀粉髻天人语,独有 思王 八斗才。” 落霞(1).晚霞。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落霞乍续断,晚浪时迴復。”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 文徵明 《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之二:“即须作伴还乡去,沧海东头看落霞。” 沉从文 《菜园》:“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 (2).琴名。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握凤管之簫,抚落霞之琴。” 唐 陆龟蒙 《夜会问答》诗之三:“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繁弦急管谓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唐 钱起 《玛瑙杯歌》:“繁絃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元 萨都剌 《百禽歌》:“繁絃急管耳厌闻,要听山中百禽语。”亦作“ 繁丝急管 ”、“ 繁弦急管 ”。 唐 韦应物 《酒肆行》:“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清 秋瑾 《申江题壁》诗:“马足车尘知己少,繁弦急管正声希。”弦,一本作“ 絃 ”。 晚秋(1) 秋季的末期;深秋 (2) 指晚秋作物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跳鳞指跳出水面的鱼。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金钩(1).兵器名。形似剑而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既宝莫耶,復命於国中作金鉤。令曰:‘能为善鉤者赏之百金。’”《南史·吉士瞻传》:“得一金革鉤,隐起鏤甚精巧,篆文曰:‘锡尔金鉤,且公且侯。’” (2).金项圈。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京兆 长安 ,有 张氏 ,独处一室。有鳩自外入,止於牀。 张氏 祝曰:‘鳩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鳩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鳩之所在,而得一金钩。遂寳之。”《诗·大雅·崧高》“鉤膺濯濯” 唐 孔颖达 疏:“又赐以在首之金鉤,在膺之樊缨,濯濯然而光明。” (3).金属钓钩。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金鉤桂饵虽珍,不能制九渊之沉鳞。” 明 杨柔胜 《玉环记·考试诸儒》:“但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鉤。” (4).海产的虾米。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二月·时品》:“﹝菠薐﹞同金鉤虾米以麪包合,烙而食之,乃仲春之时品也。”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章:“﹝伯母﹞亲手给 剑平 做吃的,煮了一碗金钩面线。” 加数(1).增加数量。 唐 白居易 《昼寝》诗:“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 苏 、 湖 、 常 、 秀 等州,频年灾伤,人户披诉,已倍去岁,检放青苗,亦必加倍。不惟人户闕食,亦恐军粮不足,欲乞检会去年体例,更赐加数。” (2).相加的各数中除第一个数是被加数外,其余的各数都是加数,如a+b+c中,b、c是加数。 醇酿(1).美酒。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人生可信萍浮浪,此夕形神如酣醇酿。” (2).喻民风的淳厚。 唐 皮日休 《九讽系述·正俗》:“吾欲以正訐之道兮,进忠贤而退奸竖。吾欲以醇酿之化兮,反当今而为往古。” 应许答应,允许。 清 李渔 《意中缘·设计》:“你就要辞也辞不脱了,落得做个人情,应许了罢。” 庐隐 《两个小学生》:“还有他爹纵着他,说甚么请愿是法律应许的行为,不能干涉啦。” 冰心 《斯人独憔悴》:“看他们请愿的条件,哪一条是办得到的?就是都办得到,政府也决然不肯应许,恐怕启学生干政之渐。” 闲宫亦作“闲宫”。宽大的宫殿。《文选·曹植<七启>》:“闲宫显敞,云屋皓旰。” 刘良 注:“闲,大。” 烂漫(1) 色彩鲜丽 山花烂漫 (2) 坦荡,无做作 天真烂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