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寒食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于濆 |
释义 | 寒食原文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 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 诗词问答问:寒食的作者是谁?答:于濆 全唐诗:卷599-17 参考注释二月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凡花平常的花。 唐 于濆 《寒食》诗:“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 唐 庾传素 《木兰花》词:“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 素娥(1). 嫦娥 的别称。亦用作月的代称。《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 素娥 於后庭。” 李周翰 注:“ 常娥 窃药奔月,因以为名。月色白,故云 素娥 。” 唐 李商隐 《霜月》诗:“ 青女 素娥 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明 徐渭 《月下梨花》诗之一:“莫遣风吹廻作态, 素娥 应妬舞《霓裳》。” 郁达夫 《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诗:“窗外 素娥 窗内客,分明各自梦 巫阳 。” (2).白衣美女。指月宫仙女。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见有素娥十餘人,皆皓衣,乘白鸞,往来舞笑于 广陵 大桂树之下。” 樵柯指砍柴的斧头。柯,斧柄。 唐 于濆 《寒食》诗:“素娥哭新塚,樵柯鸣柔桑。” 柔桑(1).指嫩桑叶。《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郑玄 笺:“柔桑,穉桑也。”《魏书·李安世传》:“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採。” 宋 王安石 《郊行》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2).始发芽的桑树。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復纤纤。”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谁家寒食归寧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田父老农 引黄指奏章前面所附的摘要。因多用黄纸书写,故称。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唐 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盖敕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其表章略举事目与日月道理,见於前及封皮者,又谓之引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为着文书太多,怕的省览不及,漏掉了重要的,他采取了 宋 朝用过的办法,叫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前边,叫做引黄。” 高冈高的山脊。《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郑玄 笺:“山脊曰冈。” 唐 韩愈 《岐山下》诗之一:“昔 周 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盖西北有高冈一支,垂而东南下。”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