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孙曼叔待制安抚至陕西先以诗寄
朝代 宋代
作者 强至
释义

原文

不同四客老商山,朝出东宫暮近班。
鹏翼岂容时暂息,龙鳞只自岁馀攀。
身犹侍从先康济,心与生灵共歉艰。
郡国尚闻愆雨泽,朝廷西顾动天颜。
凌虚禁阁违登降,触热轺车事往还。
赤地相望千里外,清风一洒百尘间。
谁知奉使今持节,比见从戎昨过关。
漫学弹冠贡公喜,鬓毛萧飒欲投閒。

诗词问答

问:《孙曼叔待制安抚至陕西先以诗寄》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商山

山名。在今 陕西 商县 东。亦名 商岭 、 商阪 、 地肺山 、 楚山 。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秦 末 汉 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晋 陶潜 《桃花源诗》:“ 黄 綺 之 商山 ,伊人亦云逝。” 唐 王湋 《送王闰》诗:“ 江 芜连 梦泽 , 楚 雪入 商山 。” 章炳麟 《訄书·相宅》:“奉駠驹黄牛以郊天於土中。 鄠杜 竹林, 商山 甘木, 汧 濒牧马,不膴於 关中 ,不可以居。”参见“ 商山四皓 ”。

东宫

(1) 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借指太子本人

(范养民)为东宫伴读。—— 明· 顾炎武《亭林诗文集》

(2) 复姓

近班

指近臣的行列。 宋 叶适 《受玉宝贺笺》:“臣欣逢盛典,陪阻近班。” 宋 陆游 《贺留枢密启》:“恭惟某官躬閎深魁硕之资,负刚大直方之气,早推雅望,寖歷近班。”

鹏翼

(1).大鹏的翅膀。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文选·左思<吴都赋>》:“屠巴虵,出象骼;斩鹏翼,掩广泽。” 李周翰 注:“鹏鸟其翼垂天,今斩之,固掩蔽广泽也。” 唐 谢偃 《玉牒真记》:“曩者炎运将终,九城沦陷,於是披丹霄而轩鹏翼,驾元海而截鲸鳞。” 明 高启 《登海昌城楼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2).借指鹏。比喻仕途显达者。 唐 张说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鹏翼于半霄,负天之力莫展;顿龙媒于局路,追风之势斯毕。”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之一:“流落江湖东復西,归来未洗足间泥。偶随鹏翼培风上,时得衙香满袖携。”

暂息

风或暴风雨的暂时停息或减弱

雨的暂息

龙鳞

(1).龙的鳞甲。《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堊,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李善 注:“ 郭璞 曰:‘如龙之鳞彩也。’” 吕向 注:“言众物颜色相照烂然如龙鳞也。”

(2).《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 * 。人主亦有逆鳞,説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因以“龙鳞”指人主。《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任贤》:“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宋 梅尧臣 《送马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 阴山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不道龙鳞难逆遭黜降,喜青山正对黄堂。”

(3).指皇帝的衮服,龙袍。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仇兆鳌 注:“龙鳞,谓袞衣之龙章。” 明 谢谠 《四喜记·双桂联芳》:“鸣鞘隐隐声传,仰见龙鳞日耀。”

(4).像龙鳞的样子。 汉 扬雄 《甘泉赋》:“金人仡仡其承钟虡兮,嵌巖巖其龙鳞。” 李善 注:“龙鳞,似龙之鳞也。” 吕延济 注:“言壮勇之金人饰以龙文,令负鐘虡。”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石琼文而翕赩,山龙鳞而炤烂。” 宋 王禹偁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之五:“道服日斜披鹤氅,药畦春暖步龙鳞。”

(5).似龙鳞的事物。指水波,涟漪。 晋 郭璞 《江赋》:“溭淢濜溳,龙鳞结络。” 唐 厉玄 《从军行》:“战场收驥尾,清翰怯龙鳞。” 宋 梅尧臣 《汴水斗减寄彦国》诗:“深滩鼇背出,浅浪龙鳞斜。” 明 刘基 《摸鱼儿》词:“碧江风过龙鳞起,天际白云如絮。”

(6).幼竹。幼竹有箨,如龙鳞状。 唐 虞世南 《赋得临池竹应制》:“龙鳞漾 嶰谷 ,凤翅拂涟漪。”

(7).松桧之属。松桧之皮如龙鳞,故称。 唐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宋 梅尧臣 《桧咏》:“龙鳞已爱松身直,珠实还看柏华垂。”

(8).累累垂垂的葡萄。 唐 刘禹锡 《葡萄歌》:“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9).宝刀名。 三国 魏 曹丕 《剑铭》:“又造百辟露陌刀一,长三尺二寸,状如龙文,名曰龙鳞。”

只自

徒自,徒然。 唐 杜甫 《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峡水苍茫,徒为龙蛇深窟,不似 郑 南江心之瀟洒。”

侍从

指在帝王或官吏身边侍候卫护的人

陛下在他的侍从簇拥下走向祭坛

康济

(1).安抚救助。《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 清 赵翼 《奉命出守镇安》诗:“多少苍生待康济,始怜试手乏牛刀。”

(2).指安民济世。《北齐书·武帝纪》:“君有康济才,终不徒然。”

(3).保养。 宋 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宋 李光 《与赵元镇书》:“有病固当攻以药石,然不若调饮食,使日中二餐如意,乃康济上策也。”

心与

以心相许。《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 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故 州平 心与, 元直 神交。”

生灵

(1) 指人民;百姓

荼毒生灵

(2) 生物;有生命的东西

草木生灵

万物生灵蓬蓬勃勃,可谓生机万类了。——《太阳的光辉》

郡国

郡和国的并称。 汉 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 南北朝 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 隋 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史记·酷吏列传》:“上乃拜 成 为关都尉。岁餘, 关东 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寧见乳虎,无值 寧成 之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当 乾元 、 广德 之间,郡国多事。” 清 刘逢源 《郭泰》诗:“博带雍容七尺身,遨游郡国擅人伦。”

雨泽

雨水。《礼记·礼器》:“是故天时雨泽,君子达亹亹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小麦》:“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昼晦》:“戊寅春,雨泽稀少,狂风日起。”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天颜

天子的容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羣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恭办南斗圩行宫,得第二次瞻仰天颜。”

凌虚

升于空际。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阁缘云,飞陛凌虚,俯眺流星,仰观八隅。”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仙舟上天》:“仰空寓目,见一舟凌虚直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忽有亭突踞危石,拔迥凌虚,无与为对。”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三:“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

淩虚:升向高空或高高地在空中。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建三臺於前处,飘飞陛以凌虚。”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剔腹背无益之毛,揽六翮凌虚之用。”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江山入眼花光媚,楼阁凌虚海气豪。”

禁阁

犹秘阁。宫中藏书之处。《宋书·律历志下》:“ 法兴 议曰:月蚀检日度,事验昭著,史注详论,文存禁阁,斯又稽天之説也。”

登降

(1).增减。《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 宋 范仲淹 《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穀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

(2).引申为改革。 明 吴承恩 《<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

(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墨子·非儒下》:“﹝ 孔丘 ﹞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

(4).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文选·扬雄<甘泉赋>》:“登降峛崺,单埢垣兮。” 李善 注:“登降,上下也。” 汉 班彪 《北征赋》:“乘陵冈以登降,息 郇 邠 之邑乡。”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餘。”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峩峩 九霄殿 ,登降纷摩肩。”

(5).起伏。一起一落。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 汉 班固 《西都赋》:“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隋书·天文志上》:“况人路迂迴,山川登降。”

(6).升降。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於是列髹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璫,蝹若神龙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授受靡諐,登降弗爽。”

(7).立即降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 良 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

触热

(1).冒着炎热。 汉 崔駰 《博徒论》:“﹝博徒﹞乃谓曰:‘子触热耕耘,背上生盐。’” 唐 杜甫 《送高书记》诗:“借问今何官,触热向 武威 ?” 清 无名氏 《燕台口号》之十六:“往来触热人告许,一晌心凉恐未能。”

(2).比喻烦躁易怒。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从今后无倒断嗟呀怨咨,我去这触热也似官人行将礼数使。”

轺车

(1).一马驾之轻便车。《墨子·杂守》:“为解车以枱,城矣。以軺车,轮軲,广十尺,辕长丈,为三辐,广六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朱家 迺乘軺车之 洛阳 ,见 汝阴侯 滕公 。” 司马贞 索隐:“谓轻车,一马车也。”《晋书·舆服志》:“軺车,古之时军车也。一马曰軺车,二马曰軺传。”

(2).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亦指代使者。 唐 王昌龄 《送郑判官》诗:“东 楚 吴 山驛树微,軺车衔命奉恩辉。”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南北凯旋》:“軺车日夜纷来往, 馹 使奔忙赖脚跟。”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又有軺车四出,则外国之一举一动,亦无不周知。”

往还

去和来;往来

赤地

光秃秃的土地;灾荒后的不毛之地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誓把赤地变沃野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尘间

人间。 宋 范成大 《续长恨歌》之三:“无端却作尘间念,已被仙官圣得知。” 明 刘基 《题美人书红叶图》诗:“无人解识诗中意,天上尘间总是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 温 侧耳倾心,稍稍会其节奏。道人试使弹,点正疏节,曰:‘此尘间已无对矣。’”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如果应用佛家的说法,这三个月的避暑生活,乃是一杯法水,洗尽尘间不净垢。”

奉使

奉命出使。《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奉使则 张騫 、 苏武 。” 唐 张鷟 《游仙窟》:“僕从 汧陇 ,奉使 河源 。”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 秀水 钱籜石 侍郎,奉使祭告 尧 陵。”

持节

拿看旄节。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匈奴使留 汉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从戎

参军

投笔从戎

过关

(1) 通过关口

关云长过关斩将

(2) 通过考验或考查

身体检查过关了,还要过政审这一关

(3) 达到标准

弹冠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唐 襄阳 孟浩然 ,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4).指为官。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参见“ 弹冠相庆 ”。

贡公喜

谓 汉 贡禹 为 王吉 (字 子阳 )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 王阳 登则 贡公 喜, 罕生 逝而 国子 悲。” 李善 注:“良朋之道,情同休戚,故 贡禹 喜 王阳 之登朝, 子产 悲 子皮 之永逝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 贡公 喜,难甘 原宪 贫。”亦省作“ 贡喜 ”。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贡 喜音容间, 冯 招病疾缠。”

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萧飒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

(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蛾眉萧颯如秋霜。” 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 元 郝经 《巴陵女子行》:“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颯天为愁。”

(4).萧洒自然。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6 2: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