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闻蛩(六月二十四日)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闻蛩(六月二十四日)原文

季夏刚下弦,晚晴风露美。

坐我清晖阁,幽兴不自已。

洞开绿纱牖,天色淡于水。

东林月未上,西谷风徐起。

何来寒螀声,三两鸣阶戺。

金行萧瑟哉,凉意侵寻矣。

知序物皆然,催秋乃独尔。

拈须忆去年,茎添良有以。

诗词问答

问:闻蛩(六月二十四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闻蛩(六月二十四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二

2. 六月二十四日

参考注释

季夏

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下弦

(1) 月球在太阳之西90°时的位相,此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月球东边的半圆,下弦发生在夏历每月22日和23日

(2) 桁架杆件中与桥梁道路相平行一系列底部杆件中的任一根

(3) 位于桁架下缘的杆件

晚晴

(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 梁 何逊 《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霽,褰裳对晚晴。” 唐 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明 唐寅 《题画》诗:“草阁吟秋倚晚晴,云山满目夕阳明。”

(2).比喻晚年处境优裕。《新民晚报》1987.2.24:“他呢,笑谈白头逢盛年,人间重晚晴。”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清晖

(1).明净的光辉、光泽。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双鸞游兰渚,二离扬清暉。”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 明 陶宗仪 《南浦》词:“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暉别有 越 中真趣。” 清 方文 《秋夜饮顾与治斋中》诗:“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

(2).比喻容光,面容。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兰桂有芬,清暉自远。” 唐 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山驛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暉。” 明 夏完淳 《六君咏·徐詹事》:“灵旗动虚无,清暉宛如昨。”

(3).山水的代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

幽兴

(1).微奥的旨趣。

(2).幽雅的兴味。 唐 裴迪 《木兰柴》诗:“缘谿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宋 叶适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诗:“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清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年年花事好,幽兴独徘徊。”

自已

犹自止。抑制或约束自己。《宋书·范泰传》:“厚德无报,授令路絶,此老臣兼不能自已者也。”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 鲁 壁 汲 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明 张居正 《谢御笔大书疏》:“臣等每侍幃幄,輒欣仰钦服,不能自已。” 清 姚鼐 《方正学祠重修建记》:“后人每读其传,尤为慷慨悲泣而不能自已。”

洞开

(门窗等)敞开;大开

门户洞开

天色

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

看天色怕要下雨

天色不早,你该走了

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谷风

(1).东风。《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 汉 焦赣 《易林·坤之乾》:“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

(2).山谷中的风。《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果毅轻断,虎步谷风。” 清 严允肇 《穆陵关》诗:“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

(3).《诗》篇名。(1)《邶风·谷风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清 钱谦益 《外制七·妻郑氏赠安人》:“不徒息《谷风》之刺,庶几歌《伐木》之诗。”(2)《小雅·谷风序》:“《谷风》,刺 幽王 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唐 孟浩然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诗:“无使《谷风》誚,须令友道存。”

谷风,东风。《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汉书·王莽传下》:“其夕穀风迅疾,从东北来。” 颜师古 注:“穀风,即谷风。”

寒螀

(1).即寒蝉。 汉 王充 《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螿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 晋 郭璞 注:“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许慎 《淮南子》注:“寒螿,蝉属也。”一说指水鸟。见《文选·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 李善 注引 高诱 《淮南子》注。参见“ 寒蝉 ”、“ 寒将 ”。

(2).借指深秋的鸣虫。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一:“碧窗斜月蔼深暉,愁听寒螿泪溼衣。”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 陈三立 《雨》诗:“怀人江海断,鐙火诉寒螿。”

三两

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阶戺

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借指堂前。《书·顾命》:“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 孔 传:“堂廉曰戺,士所立处。”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有井朱夏时,轆轆冻阶戺。” 仇兆鳌 注:“上六见堂宇宽深,下六见堂前幽胜。” 清 郑燮 《七歌》之六:“萧萧夜雨盈阶戺,空床破帐寒秋水。”

金行

(1).指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这一行。《后汉书·西羌传》:“﹝ 西羌 ﹞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李贤 注引《黄帝素问》:“西方者,金之域,沙石之处,其人山居而多风,水土刚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金寒玦离” 唐 颜师古 注:“冬主杀气,金行在西,是谓之寒。”

(2).指 晋 朝。古代哲学家在五行学说中用五行相胜来比附王朝的兴替。认为每一个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一德(性质),循环往复,终而复始。因 晋 王朝以金德王,乃以之代指。《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竞,天地板荡,左带沸脣,乘閒电发。” 李善 注:“金行,谓 晋 也。 干寳 《搜神记》曰:‘ 程猗 《説石图》曰:金者 晋 之行也。’”《北齐书·文宣帝纪》:“是故 汉刘 告否, 当涂 顺民, 曹 历不永,金行纳禪,此皆重规袭矩,率由旧章者也。”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金行 太元 岁,渔者偶探賾。”

(3).指秋。《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效乐章十四》:“金行在节,素灵居正。气肃霜严,林凋草劲。” 宋 沉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已觉金行早,谁调玉烛和。”

旧时经营金银业务的店铺。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九章:“金钱略为三品:小者作十用,次者作百用,大者作千用。是时实名金行,不名银行。”

萧瑟

(1) 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寂寞凄凉

凉意

凉感

湖上微风吹来,令人感到一丝凉意

侵寻

亦作“ 侵潯 ”。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 泰山 矣。” 裴骃 集解引 晋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马贞 索隐:“ 小颜 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 明 归有光 《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 廖仲恺 《全民政治论译本序》:“ 中华民国 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解散国会者两次。”参见“ 侵淫 ”。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有以

(1).犹有因。有道理;有规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史记·田儋列传》:“﹝ 横 ﹞遂自剄,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 。 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 晋 潘岳 《西征赋》:“岂虚名之可立,良致霸其有以。” 唐 白居易 《黑龙饮渭赋》:“或隐或见,时行时止,顺冬夏而无乖,应昏明而有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 灵隐 后山毋乃是此山,亦復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2).犹有为。有所作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犹有何。有什么。《孟子·梁惠王上》:“ * 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古立国,未尝不有以处之也;无以处之,则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 严复 《原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6: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