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丙午元夕六首·其六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何吾驺 |
释义 | 丙午元夕六首·其六原文庙里佳人竟夜喧,抽签敲竹问儿孙。 绮罗少妇深深拜,赪颊犹云感佛恩。 诗词问答问:丙午元夕六首·其六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参考注释佳人(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竟夜整夜;通宵。《南史·沉怀文传》:“ 孝武 尝有事圆丘,未至期而雨晦竟夜。” 唐 杜甫 《昔游》诗:“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终夜耽着这个心,竟夜不曾合眼。” 抽签(1) (2) 在神前掣签卜吉凶的迷信行为 (3) 掣签来决定先后次序、输赢等 儿孙(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绮罗(1).泛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汉 徐干 《情诗》:“綺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唐 秦韬玉 《贫女》诗:“蓬门未识綺罗香,拟托良媒益由伤。”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谩话綺罗,休説珍羞,端不趁儂心苗。”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四:“生小调丝竹,由来足綺罗。” (2).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之代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鄴下 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綺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 前蜀 韦庄 《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诗:“满坐綺罗皆不见,觉来红树背银屏。”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人主好声色,则 燕 赵 之粉黛, 吴 越 之綺罗,不问而进太子之前矣。” (3).形容诗风华丽柔靡。 宋 吴坰 《五总志》:“﹝ 贾岛 ﹞尝於 宣城 謁 紫微 ,不遇,乃曰:‘我诗无綺罗铅粉,宜其不售也。’”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至 东坡 ,一洗綺罗香泽之态,寄概无端,别有天地。” (4).指华美的帷帐。 明 徐渭 《嘉靖辛丑之夏妇翁潘公先以三绝见遗癸丑冬检旧札见之因赋七绝》:“华堂日晏綺罗开,伐鼓吹簫一两迴。” (5).指繁华的生活。 鲁迅 《无题》诗之二:“ 六代 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少妇已婚的年轻女子 深深(1) 形容程度深或强烈 在深深的痛苦中 (2) 指进入的距离远 把桩深深打进地下 赪颊脸红。 宋 陆游 《杂兴》诗:“旦欲燎衣无宿烬,暮思赬颊但空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