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范之以先德尚书公三万卷楼藏书图属题,敬赋一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方守敦 朝代:清代 |
释义 | 原文尚书清德在江南,故里楼高万象涵。 劫火图书有呵护,文章孙子更沉酣。 藏山事业终无替,望古心情已不堪。 为喜君家富名迹,又传宝岳筑岩龛。 诗词问答问:《范之以先德尚书公三万卷楼藏书图属题,敬赋一律》的作者是谁?答:方守敦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2. 君家藏岳武穆墨迹,拟筑宝岳龛。 参考注释尚书(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清德高洁的品德。《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妾之先人,清德奕世。”《新唐书·李石传》:“ 毛玠 以清德为 魏 尚书,而人不敢鲜衣美食,况天子独不可为法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弘敬 寧乏子嗣,决不敢污使君之清德。”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清德本 关 西,遥遥溯 华 裔。”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故里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万象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劫火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图书(1) 泛指书籍 图书目录 (2) 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 (3) 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 刻两方图书。——《儒林外史》 (4) 指河图洛书 (5) 图册 呵护(1).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李商隐 《骊山有感》诗:“驪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诗:“降 商 讫 周 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鐫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女在墓,为羣鬼所凌, 李翁 时呵护之。”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诗,它一面对主流尽着传统的呵护的职责,一方面仍给那些新花样忠心的服务。” (2).指(神灵)庇护,保佑。 宋 侯寘 《水调歌头·题法华台》词:“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羣感佛力呵护,香火日盛。”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祷告之诚……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护者也。” 文章(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孙子儿子的儿子 沉酣①饮酒尽兴畅快:沉酣酒中|老友相聚,沉酣而归。 ②熟睡的样子:他睡得沉酣极了,鼾声不断。 ③比喻深沉地处于某种境界:沉酣于诗境中。山事(1).谓管理山林的职事。《周礼·地官·闾师》:“任衡,以山事贡其物;任虞,以泽事贡其物。” (2).山中的事物。 唐 刘禹锡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诗之二:“春来山事好,归去忆逍遥。” 无替不废;无尽。《书·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 孔 传:“使无废其职。”《北史·羊祉传》:“詔册褒美,无替伦望。” 唐 李频 《长安书怀投知己》诗:“与善应无替,垂恩本有终。” 清 刘大櫆 《郑之文传》:“ 乾隆 三十二年,復加恩世袭恩骑尉,永永无替。” 古心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韩愈 《孟生》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别陈筠心》诗之一:“安得古心人,高举出尘壒。” 不堪(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君家(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