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二十九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师体 |
释义 | 颂古二十九首原文饿鬼鞭死尸,仙人礼枯骨。野犬吠荒丘,铁山空突兀。 六合群灵竞出头,不知何处为窠窟。 诗词问答问:颂古二十九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体 释师体颂古二十九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饿鬼不断受饥渴折磨而不安的鬼魂 死尸尸体 仙人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枯骨尸骨,也指死尸 犬吠狗叫。喻小的惊扰。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 犬吠之警 ”。 铁山(1).产铁的矿山。《史记·货殖列传》:“即铁山鼓铸,运筹算,倾 滇 蜀 之民,富至僮千人。”《新唐书·食货志四》:“ 陕 、 宣 、 润 、 鐃 、 衢 、 信 五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 (2).比喻坚固之屏障。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铁山四面,金城千里。”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一:“偃蹇鲸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3).古山名。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阴山 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二月﹞甲辰, 李靖 破 突厥 頡利可汗 於 阴山 。先是 頡利 既败,窜于 铁山 ,餘众尚数万……请举国内附。” 胡三省 注:“ 铁山 ,盖在 阴山 北。” 突兀(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合群(1) 跟大家合得来;群众关系融洽 他向来不合群 (2) 组成集体,分工合作 合群放牧 出头多一点的 年纪四十出头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窠窟动物栖身之所。喻指事业。 宋 王安石 《雨霖铃》词:“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