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含粹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含粹斋原文落斜坦平谷,斋额圣章悬。 至训明垂后,殷怀益仰前。 不教私意杂,乃得道心全。 亲切无多子,两言曰体乾。 诗词问答问:含粹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一 参考注释坦平(1).直率而平正。《北齐书·文苑传·李广》:“ 广 雅有鉴识,度量弘远,坦平无私。” (2).平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泉之上,有路坦平。” 李季 《玉门诗抄·我站在祁连山顶》:“辽阔坦平的戈壁就在我的脚下。” 至训对尊长教诲的敬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末臣蒙固,侧闻至训。” 私意(1).犹私心。《管子·明法解》:“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姦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红楼梦》第七三回:“ 迎春 听了这媳妇发 邢夫人 之私意,忙止道:‘罢,罢!不能拿了 金凤 来,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乱嚷。’” 鲁迅 《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倘是一种所谓‘为艺术的艺术’的作品,合于自己的私意的,他就选登一篇赞成这种主义的批评,或读后感,捧着它上天。” (2).自度,自忖。《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篤,私意自试不能堪其不乐。” 吕延济 注:“顷时已来,疾病增篤,自度必不堪己所不乐之事也。” (3).谓己意。 宋 姜夔 《续书谱·真》:“ 魏 晋 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指日月以定晦朔,观斗柄以定四时,而以参差不合之数归餘於闰,圣人之苦心至矣,然亦非圣人之私意为之,盖天地之定数也。” 得道(1) 指符合正义 得道多助 (2) 指道教、佛教修行达到非凡的境界 亲切(1) 形容人态度亲爱和善 态度亲切 (2) 亲密;亲近 (3) 热情关切 无多子没有多少。 宋 张耒 《王晋卿惠诗因次其韵督之》:“遥知美味无多子,犹令此老气如虎。”《五灯会元·临济宗·临济义玄禅师》:“元来 黄檗 佛法无多子。” 两言三言两语。谓少量几句话。《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 体乾履行天命。 南朝 梁 沉约 《胤雅》诗:“上天乃眷,大 梁 既受。灼灼重明,仰承元首。体乾作贰,命服期九。”《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惟熙帝载,式固王猷,体乾建本,是曰 孟侯 。”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大德有容,神武不杀,体乾之健,行巽之权。”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