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惊打怪的解释
①形容大惊小怪。②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善谑诗词》:“……御史论其白衣吃菜,遂赋《鹊桥仙》词云:‘远公莲社,流传图画,千古声名犹在。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成语例句:
空着我便耳热眼跳,心神恍忽,失惊打怪。
繁体写法:
失驚打恠
注音:
ㄕㄧ ㄐㄧㄥ ㄉㄚˇ ㄍㄨㄞˋ
失惊打怪的近义词:
- 大惊小怪 指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做作声势或表现得过分惊讶 山上宋公明大王,虽然不害来往客人,官人须是悄悄过去,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大惊小怪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oversurprised <get alarmed for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