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槃阿精舍四首·其四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槃阿精舍四首·其四原文松石水分上中下,各标其胜有陈言。 涉言斯起纷争矣,何若忘言此默存。 诗词问答问:槃阿精舍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 2. 上盘以松胜中盘以石胜下盘以水胜见四正山居志 参考注释松石(1).松与石。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 。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 (2).借指山林。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 (3).松的化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 苏颂 曰:“今 处州 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 (4).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诗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 卓玛 的松石耳环。” 水分(1) 含在物体内部的水 水分充足 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 (2) 比喻叙述中不切实、虚夸的成分 这个材料水分太多,需要核实 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的。——《简笔与繁笔》 上中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书·禹贡》:“海 岱 及 淮 惟 徐州 ……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 孔 传:“田第二,赋第五。” 宋 晁贯之 《墨经·松》:“根榦肥大,脂出若珠者曰脂松、品惟上中。” 陈言(1).陈旧的言词。 宋 王安石 《韩子》诗:“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清 戴名世 《丁丑房书序》:“而无用之巵辞,不切之陈言,无所得入乎其间。此则所谓以题还题也。” (2).指旧说。 李广田 《论怎样打开一条生路》:“假如望文生义,我们试为附会作新的解释,又何取乎古人之陈言。” (3).陈述的言论;陈述言辞。《韩非子·备内》:“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孔子家语·儒行》:“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静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 王肃 注:“陈言於君,不望其报。”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大 清 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陈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辞曰:‘羞与为伍。’” 纷争(1) 争执 (2) 愤怒的、厉害的、吵闹的或长时间的争论或吵架 何若表示疑问,与“何如”同 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 忘言(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默存谓形不动而神游。《列子·周穆王》:“化人復謁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既寤,所坐犹嚮者之处,侍御犹嚮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兴元 城固县 有 韦氏 女,两岁能语,自然识字,好读佛经……至八岁,忽清晨薰衣靚粧,默存牖下。父母讶移时不出,视之,已蜕衣而失,竟不知何之。” 宋 苏轼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求此诗》:“覊枕未容春梦断, 青都 宛在默存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