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镇江多景楼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吕渊 |
释义 | 题镇江多景楼原文独倚危楼眼界宽,无边风景恣盘桓。 四围花木如屏拥,千里江山入画看。 帆破晚烟归别浦,雁拖秋色下空滩。 来今往古诗何限,景物难穷思易阑。 诗词问答问:题镇江多景楼的作者是谁?答:吕渊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八 参考注释危楼高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脩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 唐 李端 《度关山》诗:“危楼缘广漠,古竇傍 长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连云广厦、摩天危楼下,比肩继踵排队购票的人……纵贯 九龙 ,横溢 香江 。” 眼界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窗中缟练舒眼界。——苏轼《和子瞻雪浪斋》 无边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风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盘桓徘徊;逗留住宿 怅盘桓而不能。——曹植《洛神赋》 盘桓数日 盘旋环绕 四围四周;周围 在房子四围遍植花草 花木指专供观赏者的花草树木 屏拥犹环抱。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三山屏拥僧舍小,一谿雷转松阴凉。”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江山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入画纳入画中,形容景色的美丽 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别浦(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 秋色(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来今从今往后 往古来今 往古古代;古时候 往古来今 何限(1).多少,几何。 前蜀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诗:“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飘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风雨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録者何限?”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穷乡僻壤或都会中,孤儿寡妇,贫女劳人之顺命而死,或虽然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 (2).无限,无边。 唐 韩愈 《郴口又赠》诗之二:“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