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闻京师得雨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闻京师得雨原文津门昨雨不成寸,此日京师二寸滋。 却似甘膏偏避我,对斯芃麦切忧其。 虽云苗长尚容待,将逮秀临可再迟。 远靖迩安宜豫悦,愁农务那免焦思。 诗词问答问:闻京师得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 2. 二月十四日京师得有微雨据长芦盐政穆腾额奏天津府于是日得雨四寸兹留京王大臣奏京师得雨二寸而予驻跸天津昨又仅得微雨盼望益殷 参考注释津门(1).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初, 爽 出,司马 鲁芝 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 爽 。”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閒。” (2). 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 ,一名 津阳门 。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 津门 对 小平 。” 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 津门 , 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 (3). 津门亭 的省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 ,感充 长乐 。” (4). 天津市 的别称。 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 ,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 ,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不成——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京师帝王的都城 自京师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赴举京师。——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京师乘风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甘膏甘雨,膏雨。 唐 李商隐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 切忧近忧。 汉 班彪 《北征赋》:“舍 高 亥 之切忧兮,事 蛮 狄 之辽患。” 云苗霞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一望远东,紫赤光焰,愈转愈明,炎炎的云苗,莽然由天际直射,烘烘烈烈,光轮轰旋。” 安宜稳重。《再生缘》第十六回:“休侷促,要安宜,作事务当谨机密。” 豫悦安逸快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 瞽瞍 只记得 舜 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 农务指农事。 例句: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农务各自归,閒暇輒相思。”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清 林则徐 《札苏藩司继续劝捐疏浚白茆河道工费》:“乘此春融天霽,农务未兴之时,妥速早为兴工。” 焦思焦苦思虑。《史记·夏本纪》:“ 禹 伤先人父 鯀 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三十年,过家门不敢入。”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他的形容比在石室中显得更憔悴了,面色黑了一些,锁着眉尖,仿佛焦思着甚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