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明皇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钱惟演 |
释义 | 明皇原文山上汤泉架玉梁,云中复道拂瑶光。丝囊暗结三危露,翠幰时遗百和香。 枉是金鸡亲便坐,更抛珠被掩方床。 匆匆一曲凉州罢,万里桥边见夕阳。 诗词问答问:明皇的作者是谁?答:钱惟演 参考注释汤泉温泉。 汉 张衡 《东京赋》:“温液汤泉,黑丹石緇。”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清 孙枝蔚 《闲居感怀》诗之二:“温当如汤泉,男女浴其中。” 玉梁(1).石桥的美称。 晋 王嘉 《拾遗记·岱舆山》:“北有玉梁千丈,驾玄流之上。” 唐 张说 《石桥铭》:“玉梁架迴,碧沼涵空。” 明 夏完淳 《九哀·云中游》:“秋飆动兮玉梁,芳草委兮河阳。” (2).古代服带上的玉饰。 北周 庾信 《春赋》:“马是 天池 之龙种,带乃 荆山 之玉梁。”《北史·陈顺传》:“ 魏文帝 执 顺 手曰:‘ 渭桥 之战,卿有殊力。’便解所服金鏤玉梁带赐之。” (3).指玉制的鱼形佩饰。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长安 有寳货行,有购得名玉鱼者,亦名玉梁,似今所佩鱼袋。” (4).山名,即 安徽 东、西 梁山 。又称 天门山 。 五代 齐己 《舟中江上望玉梁山怀李尊师》诗:“残照 玉梁 巔,峨峨远櫂前。” 云中(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复道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瑶光(1).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为象征祥瑞。《淮南子·本经训》:“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高诱 注:“瑶光,谓北斗杓第七星也……一説,瑶光,和气之见者也。” 汉 张衡 《西京赋》:“上飞闥而远眺,正睹瑶光与玉绳。”《宋书·符瑞志上》:“帝 顓頊 高阳氏 ,母曰 女枢 ,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 顓頊 於 若水 。” 唐 李商隐 《南朝》诗:“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 王气应瑶光。” 明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 (2).玉的光采。《宋史·乐志九》:“金字煌煌,瑶光灿灿。羣工奉之,登此寳殿。” (3).比喻白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七:“漭瀁瑶光中,忽忽肆荒滛。”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拾箫》:“急闪闪瑶光乱散,妆成鹿衔五色灵芝。” 清 纳兰性德 《玉泉十二韵》:“隐见瑶光曳,琤瑽珮响传。” (4). 北魏 洛阳 尼寺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宋荔裳廉使女》:“呜呼! 秀容 纵骑,夺壻 瑶光 。”参见“ 瑶光寺 ”。 危露(1).将暴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劬劳晨夕,用相覘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追迫之日,姥其匿之。” (2).即将消失的露珠。 清 钱谦益 《寄泽州张吏部四十韵》:“功名如轻尘,富贵比危露。” 翠幰饰以翠羽的车帷。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宋 曾巩 《和御制上元观灯》:“翠幰霓旌夹露臺,夜凉宫扇月中开。” 清 郑燮 《秦宫诗后长吉作》:“金舆翠幰贵人散,只有 秦 宫入画堂。” 百和香由各种香料和成的香。《太平御览》卷八一六引《汉武帝内传》:“燔百和香,燃九微灯,以待 西王母 。”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四:“博山炉中百和香,鬱金苏合及都梁。” 唐 权德舆 《古乐府》:“緑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亦省作“ 百和 ”。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之三:“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强。” 金 元好问 《魏城马南瑞以异香见贻且索诗为赋》之一:“梅心兰甲类元同,气压 荀 家百和功。” 清 钱谦益 《和烧香曲》:“玉山岢峩珠树泣, 汉 宫百和迎仙急。” 金鸡(1).传说中的一种神鸡。《神异经·东荒经》:“盖 扶桑山 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潮水应之矣。”后为报晓雄鸡的美称。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白雪遗音·九连环·五更》:“金鸡报晓咿呀哟,五更噯。” (2).一种金首鸡形。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三国典略》:“ 齐 长广王 湛 即皇帝位,於南宫大赦,改元。其日将赦,库令於殿门外建金鸡。 宋孝王 不识其义,问於元禄大夫 司马膺之 :‘赦建金鸡,其义何也?’ 膺之 曰:‘案《海中星占》曰:天鸡星动,当有赦。由是帝王以鸡为候。’”《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絳幡长七尺,承以綵盘,维以絳绳。将作监供焉。击掆鼓千声,集百官、父老、囚徒。”因用为大赦之典。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浮生逐马蹄,遇的是山精木魅,何日里蒙雨露赦金鸡。” 清 周亮工 《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卒蒙金鸡之恩,不作 玉门 之客。” (3).即锦鸡。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锦鸡》:“锦鸡,又名金鸡,形如小雉, 湖南 北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 、 沅 、 靖州 蛮﹞男未娶者,以金鸡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 (4).传说中的 太山 之灵。古时为瑞物,以为声教昌明则金鸡现。《太平御览》卷九○二引《周易是谋类》:“ 太山 失金鸡, 西岳 亡玉羊。” 郑玄 注:“金鸡、玉羊,二岳之精。”《隋书·律历志中》:“宁止蛇或乘龙,水能沴火,因亦玉羊掩曜,金鸡丧精。” (5).比喻太阳。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卷十一引《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玉兔金鸡疾似梭,堪嘆光阴有几何?” (6).佛教用以譬喻 达摩 的谶语。谓佛法东来。《景德传灯录·道一禅师》:“西天 般若多罗 ,记 达摩 云: 震旦 虽阔无别路,要假姪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 便坐(1).谓坐于别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子孙有过失,不譙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司马贞 索隐:“盖谓为之不处正室,别坐他处,故曰便坐。” 宋 陆游 《朝奉大夫直祕阁张公墓志铭》:“客至门,见公便坐从容。” (2).别室,厢房。《汉书·张禹传》:“而 宣 之来也, 禹 见之於便坐,讲论经义。”《后汉书·鲁恭传》:“是岁,嘉禾生 恭 便坐廷中。” 唐 刘禹锡 《郑州刺史东厅壁记》:“古诸侯之居公私皆曰寝,其他室曰便坐。” 宋 陆游 《静镇堂记》:“西偏有便坐,日受羣吏謁见。” 珠被泛指华贵的被子。《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南朝 梁 萧子范 《望秋月》诗:“入帐华珠被,斜筵照寳瑟。” 唐 李暇 《碧玉歌》:“珠被玳瑁床,感郎情意深。” 宋 钱惟演 《明皇》诗:“枉是金鸡亲便坐,更抛珠被掩方床。” 方床卧榻。《南史·贺革传》:“﹝ 革 ﹞有六尺方牀,思义未达,则横卧其上,不尽其义,终不肯食。” 宋 欧阳修 《憎苍蝇赋》:“华榱广厦,珍簟方牀。炎风之燠,夏日之长。”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一曲(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凉州(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 凉州 一带的地方歌曲, 唐 开元 中由 西凉府 都督 郭知运 进。 唐 王昌龄 《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唐 杜牧 《河湟》诗:“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閒人。”《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而 天宝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2). 唐 代软舞曲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志和 遂於怀中出一桐木合子,方数寸,中有物,名蝇虎子,数不啻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砂啗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凉州》。”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软舞曲有《凉州》、《緑腰》、《苏合香》、《屈柘》、《团圆旋》、《甘州》等。” 万里桥桥名。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 万里桥 架 大江 水,在县南八里, 蜀 使 费禕 聘 吴 , 诸葛 祖之。 禕 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 唐 杜甫 《狂夫》诗:“ 万里桥 西一草堂, 百花潭 水即沧浪。” 边见(1).见“ 边执 ”。 (2).谦词。浅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文艺》:“此予边见,高明者閲之,势必哑然一笑。”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