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邵马勾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新 |
释义 | 送邵马勾二首原文飘零愁杀病参军,点点黄泥渍帽裙。藏火解销秦地铁,骑驴重数华山云。 儿号惟有韩司业,官冷谁怜郑广文。 身世泡沤浑道得,请君一笑北邙坟。 诗词问答问:送邵马勾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参考注释飘零(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愁杀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 。” 南唐 冯延巳 《临江仙》词:“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 明 徐渭 《长干行》之三:“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 姚雪垠 《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参军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官名 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三国演义》 点点(1)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2)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黄泥(1).黄土;泥土。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2).犹黄泉。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明 刘基 《病妇行》:“不辞瞑目归黄泥,泉下常闻儿夜啼。”参见“ 黄泉 ”。 帽裙亦作“ 帽帬 ”。亦作“ 帽裠 ”。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宋书·五行志一》:“ 明帝 初,司徒 建安王 休仁 统军 赭圻 ,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南齐书·五行志》:“ 建武 中,帽裠覆顶, 东昏 时,以为裠应在下,而今在上,不祥,断之。” 宋 陆游 《雨出谒归昼卧》诗:“宿雨盈车辙,秋风涨帽帬。” 地铁地下铁道的简称 重数既重且繁。 汉 贾山 《至言》:“赋敛重数,百姓任罢。”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赋役重数,刑罚懆剋。”《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吐蕃 责赋重数,悉夺其险立营候。” 华山山名。五岳之一。在 陕西省 华阴市 南,北临 渭河 平原,属 秦岭 东段。又称 太华山 。古称“西岳”。有 莲花 (西峰)、 落雁 (南峰)、 朝阳 (东峰)、 玉女 (中峰)、 五云 (北峰)等峰,为游览胜地。 惟有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司业(1).谓主管世子学业教育。《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郑玄 注:“司,主也。” 孔颖达 疏:“司是职司,故为主。谓乐正主太子《诗》、《书》之业。” (2).学官名。 隋 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至 清 末始废。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清通典·职官六》。 (3).指 唐 张籍 。 张籍 仕终国子司业,故称。 清 孙枝蔚 《吊张文昌遗宅》诗:“眼前几客如司业,卷内长篇及 董公 。” 广文唐天宝九年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唐·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身世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北邙亦作“ 北芒 ”。1.山名。即 邙山 。因在 洛阳 之北,故名。 东汉 、 魏 、 晋 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汉 梁鸿 《五噫歌》:“陟彼 北芒 兮,噫!顾瞻帝京兮,噫!” 唐 沉佺期 《邙山》诗:“ 北邙山 上列坟塋,万古千秋对 洛城 。”《红楼梦》第一回:“三劫后,我在 北邙山 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2).借指墓地或坟墓。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四:“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唐 欧阳詹 《观送葬》诗:“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听提刀廝杀把眉攒,长嗟嘆道:‘两口儿北邙近也,女孩儿东坦萧然。’” 王闿运 《哀江南赋》:“鬼躑躅于北邙,人萧条于东市。”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