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维的《桃源行》 全文:〔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
 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知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辩仙源河处寻。
 
 参考注释引还率军退回。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单于谓 陵 不可復得,便欲引还。”《后汉书·盖延传》:“与中郎将 来歙 攻 河池 ,未尅,以病引还。” 家问(1).家信。《晋书·陆机传》:“初, 机 有骏犬,名曰 黄耳 ,甚爱之。既而羈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崔球昼梦至家》:“既觉,歷歷忆其诗,乃书之藏于笥。后月餘,家问至。其妻寄此诗,一字无差。” 清  恽敬 《女婴圹铭》:“ 敬 方游 太原 ,五月十六日, 婴 以痘殤,葬居 西师子墩 ,属 武进县  通江乡 。九月家问至 太原 。” (2).谓在家中问学,非正式从师求学。参见“ 室学 ”。 都邑(1).城市。《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畴 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 畴 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 梁启超 《新民议·禁早婚议》:“其居於山谷鄙野者,婚嫁之年,必视都邑之民较早。” (2).指京城,京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 清  顾炎武 《北岳辨》:“故 吴宽 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