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春日瀛台即事·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春日瀛台即事·其二原文佳节含韶富,閒愁触绪多。 也知春可乐,常奈闷中过。 逐景聊复尔,看花似若何。 维摩无说说,身不著曼陀。 诗词问答问:春日瀛台即事·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五 参考注释佳节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触绪触动心绪。 唐 令狐楚 《为楼烦监杨大夫请朝觐表》:“臣闻心孤者触绪而悲,意切者发言皆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丧纪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怀故乡;触绪以兴愴兮,重閟咽而抑伤。” 清 钱之青 《风阻岳州》诗:“昔贤临望处,触绪感怀多。” 可乐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逐景谓追寻胜景。 清 曹寅 《梦春曲》:“楼船万石临中河,饮酒逐景欢笑多。” 聊复尔见“ 聊復尔耳 ”。 看花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似若好象。《史记·魏公子列传》:“於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昨夜夜半,有天乐从西而来,似若云中下於君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既到了洞里,尘埃满地,门户寂寥,似若无人之境。” 维摩(1). 维摩诘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维摩 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 苏轼 《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 维摩 境界。”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 (2).即《维摩诘经》。通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本。共十四品。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曼陀亦作“ 曼陁 ”。指曼陀罗花。 唐 王维 《西方变画赞》:“迦陵欲语,曼陁未落。” 宋 苏轼 《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诗:“醉中眼纈自斕斑,天雨曼陀照玉盘。” 清 赵翼 《牡丹》诗之三:“轻寒轻暖几番过,酿出花天散曼陀。”参见“ 曼陀罗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