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谢杜丈见过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孚 |
释义 | 谢杜丈见过原文短章韵埙篪,大篇谐韶濩。 诗中晏平仲,执鞭所欣慕。 相望一水远,匏系未得去。 轩车贲穷巷,闾里亦惊误。 向时苏季子,尝有过情誉。 轻身先匹夫,岂不以渠故。 茅檐一席地,坐语西日莫。 袖中石鼎诗,未出吾已惧。 十年风雅学,狭径多窘步。 譬如策驽跛,行此九折路。 书须圯下得,禅有鳌山悟。 祈公不惜口,更举末后句。 诗词问答问:谢杜丈见过的作者是谁?答:周孚 注释1. 押词韵第四部 参考注释短章指篇幅较短的诗文篇章。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虽稗贩短章,苇茆恶札,靡不上之佳諡,弁以吴词。” 阿英 《六十年前的相声》:“虽只是一个短章,但已足使我们看到在近六十年前,相声就已有了怎样的发展。” 埙篪(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大篇(1).指篇幅大的诗文。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 (2).称对方的诗文,犹言大作。 清 周亮工 《尺牍新钞·张九徵与王阮亭》:“三日夕读大篇,几不成寐。” 韶濩亦作“ 韶护 ”。亦作“ 韶頀 ”。 汤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 杜预 注:“ 殷汤 乐。” 孔颖达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 大禹 也。”一说, 舜 乐和 汤 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韶》, 舜 乐;《护》, 汤 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菑》:“盖 越 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 唐 元结 《欸乃曲》之三:“停橈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宋 陆游 《次金溪宗人伯政见寄韵》:“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夫不朽无如金石,相感莫如音乐,斯盖艺术之鼎彝,词林之《韶濩》矣。” 平仲银杏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刘逵 注引 刘成 曰:“平仲之木,实白如银。” 明 方以智 《通雅·植物三》:“平仲,银杏也。一名檘,一名火槖木,白果,叶如鸭脚。 宋 初入贡。 永叔 ( 欧阳修 )有诗记之。初 唐 , 沉云卿 ( 沉佺期 )诗:‘芳春平仲緑,清夜子规啼。’”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红雨乱春丛,清阴掩平仲。” 执鞭(1) 手拿鞭子 (2) 举鞭为人驾车,表示景仰追随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赞》 执鞭随镫 (3) 指从事教学或教练工作 欣慕欣羡 欣慕不已 相望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匏系(1).《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刘宝楠 正义:“匏瓜以不食,得繫滞一处。”后以“匏繫”谓羁滞。 唐 李商隐 《为大夫安平公华州进贺皇躬痊复物状》:“心但葵倾,跡犹匏繫,伏蒲之覲謁未果,献芹之诚恳空深。” 宋 秦观 《庆禅师塔铭》:“出家儿当寻师访道,求脱生死,若匏繫一方,乃土偶人耳。” 清 李渔 《蜃中楼·运宝》:“敝友匏繫宦途,亲迎礼缺。” (2).喻不为时用;赋闲。 宋 苏辙 《思归》诗之一:“匏繫虽非愿,蠖屈当有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昌符》:“后为御史劾奏,以为轻薄……謫去,匏繫终身。” (3).喻指无用之物。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五福》:“今有人寿至八九十过百者,人视之则羡为神仙,为人瑞,己视之则为匏繫,为赘疣。” 轩车(1).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后亦泛指车。《庄子·让王》:“ 子贡 乘大马,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 原宪 。”《后汉书·刘盆子传》:“ 侠卿 为制絳单衣,半头赤幘、直綦履,乘轩车大马。” 唐 沉佺期 《岭表逢寒食》诗:“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 清 顾炎武 《寄次耕》诗:“入 雒 乘轩车,中宵心有愠。” (2).即楼车。《墨子·备城门》:“今之世常所以攻者……轒輼、轩车,敢问守州十二者奈何?” 孙诒让 间诂:“此攻城轩车,未详其制。《左宣十五年传》云‘登诸楼车’, 杜 注云‘车上望櫓’。此轩车疑即楼车。”参见“ 楼车 ”。 穷巷(1).冷僻简陋的小巷。《墨子·号令》:“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幽间无人之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清 方苞 《书<烈妇东鄂氏事略>后》:“穷巷篳门,艰贞苦恨而湮灭无闻者,更不知其几矣。” (2).犹穷乡。《商君书·更法》:“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陈涉 ﹞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 闾里乡里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 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后汉书·岑晊传》 向时先前 非及向时之士也。——汉· 贾谊《过秦论》 何时云里诸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季子〈方〉∶约两三月的一段时间 他家里有病人,花了不少钱,这季子难买牛了 过情(1).超过实际情形。《孟子·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孙奭 疏:“虚声过实,君子耻之。” 宋 陈师道 《上林秀州书》:“言不足以尽意,名不可以过情。” 明 冯梦龙 《永团圆·齐馆讯因》:“我为解俘囚叩謁油幢,荷知己过情褒奬。”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庚中丞书》:“乃甫涉向道之藩,遽钓过情之誉,是再辱也。” (2).超越常情。 宋 王珪 《皇太后付中书门下还政书》:“皇帝践祚之始,衔哀过情。” 元 杨载 《次韵黄子久喜晴三十韵呈汪知府》:“善对慙鸣鹤,能歌愧饭牛。过情蒙许与,弥月为淹留。” 清 陈确 《示友帖》:“此等馈遗,最是天理上事。特今人罕能行之,反以为过情耳。”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往还书问,好以粉红笺作蝇头细楷,造语亦絶俊,恒多悲戚及过情之谈。盖 苏长公 一肚皮不合时宜,藉此发洩耳。” 轻身指不珍重自己的生命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匹夫(1)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 清· 刘开《问说》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 。多指无学识、有勇无谋的人 匹夫休得逞强!——《三国演义》 (3) 骂人的话 匹夫安敢欺我耶。——《三国演义》 不以(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 (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违者处死。” 茅檐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席地古人在地上铺席用来坐、卧,现泛指坐、卧在地上 席地而坐 坐语坐谈。《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日引耆耋之士坐语,问以得失。” 日莫同“ 日暮 ”。《礼记·聘义》:“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 陆德明 释文:“莫音暮。”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日莫箭镞尽,左右刀鋋集。”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白简》:“ 晋 傅玄 性急,每有奏劾,或值日莫,捧白简,坐以待旦,竦踊不寐,臺阁生风。” 石鼎陶制的烹茶用具。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拔俭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牀;盘案之间,不过桑杯、石鼎。” 唐 皮日休 《冬晓章上人院》诗:“松扉欲啟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见寄》诗之二:“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灔波红。” 元 刘詵 《和友人游永古堂》:“胜日偶寻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沤。”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雅学(1).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孔丛子·与子琳书》:“侍中 子国 ,明达渊博,雅学絶伦,言不及利,行不欺名。” (2).指诗学。 五代 齐己 《吟兴自述》:“前习都由未尽空,生知雅学妙难穷。” 狭径小路。 南朝 陈 徐陵 《内园逐凉》诗:“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 唐 卢照邻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诗:“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窘步(1).急步。《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王逸 注:“窘,急也……欲涉邪径,急疾为治。”《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刘良 注:“急步追之,常恐先迷失其正道也。” (2).步履艰难。 三国 魏 曹丕 《陌上桑》诗:“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金 元好问 《论诗》诗:“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復见前贤。”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彭博通》:“ 元 时 攸县 张子云 者,身长八九尺,为人担米,肩各一石,首戴五斗,而行无窘步。” 清 戴名世 《游烂柯山记》:“从亭侧攀萝缘磴而上,皆窄径,窘步至其巔,正与亭相对。” 譬如(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下得亦作“ 下的 ”。舍得;忍心。 宋 辛弃疾 《粉蝶儿》词:“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薄倖的冤家好下得,甚把人抛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尽今生翠鸞同跨,怎生般爱他,看待他,忍下的教横拖在 马嵬坡 下。”《水浒传》第八回:“ 张教头 便道:‘我儿放心!虽是 林冲 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 明 沉自徵 《鞭歌妓·得胜令》:“老爷,你好下的也。怎教我随着箇穷厮走。” 鳌山宋元时俗。元宵节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不惜(1) 不顾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末后最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